黑龙江分社生活资讯
首页生活资讯
从木板房开始的红色历程
2021年05月17日 17:3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7日电(刘德才 焦守利)在三棵树铁路车辆段职工教育基地的展板上,有一张光影斑驳的黑白照片,十几条车辆轮对排列在一栋简陋的木板房门前,这就是伪满时期该单位留下的最早影像。

 

 

  始建于1932年的三棵树铁路车辆段,原名为三棵树检车区,1946年改称三棵树检车段,1951年改称现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直由日本侵略者把持的三棵树检车区,被前苏联红军接管。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军进入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同年8月,建立了隶属于三棵树铁路地区党总支领导的中共三棵树检车厂党支部,从教工人识字的识字班起步,到讲解革命道理启发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政治学习班粗具规模,发展迅速。

 

 

  党刚刚接手这个段时,很多车辆和设备已遭到严重破坏。在党的领导下,三辆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死车”复活工作。工人们一边四处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车辆配件,一方面加班加点修复故障,短时间内就搜集车辆配件数千件,修复客车150余辆。

  解放战争期间,这个段党组织率先喊出“解放军打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的口号,全段干部职工不仅整备了10多列卫生救援列车,还派出50余名检车乘务人员参加前线伤病员的运送工作,为东北解放作出突出贡献。

  1950年,正当中国人民满怀豪情,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时,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个段党总支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用客车改装出12列卫生救援列车。同时,全段职工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有31名党员骨干主动请战,担当起卫生救援列车的检车乘务工作。还有16名职工直接奔赴朝鲜参战,其中,青年职工柴德发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1970年至1985年,这个段根据国务院、原交通部、原铁道部和援外办指令,先后分批派出技术干部、技术工人26人,支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伊拉克铁路工程建设。他们的出色业绩,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认可和肯定。

  2005年至2006年,原哈尔滨铁路局调整生产布局,先后将佳木斯铁路车辆段、牡丹江铁路车辆段(客车部分)等划入该单位。至此,拥有8235名职工的三棵树铁路车辆段,职工人数、配属客车总数与规模,都达到建段以来最高峰。这个段党员人数也从1946年的14人,发展到现在的182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9%。

  2016年,该段扩能改造工程竣工。改造后的管控中心实现了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协调统筹一体化指挥,新建及改造后的临修库、客车整备库和各种先进的检修装备,让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也让该段生产能力和检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该段创造了年度完成客车段修任务1800辆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该段党委和各车间党总支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这个段党委被国铁集团党组命名为“铁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

  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这个段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这个段总占地面积达137.03万平方米,拥有客车整备线79条、41937延长米,客车停留线54条、21296延长米,配属的旅客列车,向南跨过琼州海峡直达海口,向北抵至中国北极漠河,向东延伸至东极抚远,已是哈铁最大的客车车辆段。

  (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