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4日电(吴宇)夏日的同江乡村,一个个不起眼的小菜园,正悄然变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广袤的乡村依托“菜园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让土地焕发新活力。
向阳镇同兴村的菜园里,连片的矮高粱长势正旺,一株株嫩穗随风摆动。村里从2021年开始种植高粱,现在全村有32户农户参与进来,种植面积达40余亩。“今年高粱每亩产量能达到600公斤,按每公斤4元的收购价算,毛收入近1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立江介绍道。村里积极探索“村投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出“种、产、销”一体化的特色发展路径,让矮高粱种植与白酒酿造产业链成为村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点。

金川乡金华村今年也推广矮高粱种植,全村40个菜园,种植30亩地,预计带动村民增收7万元。
青河镇永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济波是个闲不住的人,闲暇时间一直钻研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让村里的“菜园经济”充满了多样色彩。村民们充分利用小菜园空间,和王书记学习种植红菇娘、大榛子、红树莓、黄桃等特色经济作物,开辟了特色的增收途径。村里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上游企业签订保价回收协议,有效降低了村民的市场风险,助力大家实现“低投入、稳收益”,带动村民预计增收5万元。
不仅如此,村里还生产红姑娘饮料,在村投公司进行农产品初加工,创造了不少灵活就业岗位,有效吸纳了村内劳动力,特别是留守老人和妇女,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青河镇永安村也做起了小菜园的文章,8亩西瓜田、5亩黄金勾豆角,以及5亩黏玉米和白菜两茬种植,让“小菜园”成为“增收园”。“现在西瓜、黏玉米、黄金勾已经陆续上市了,加上到秋的白菜,预计能收益1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宝玉说。

乐业镇东胜村“90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刁秋林,思维敏捷,擅长创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把“菜园经济”玩出了新花样。
去年,东胜村利用大棚附近土地、棚户间隙发展万寿菊种植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不少村民也在房前屋后、地头种起了万寿菊,不仅美化环境,还富了口袋。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东胜村获得了90亩闲置用地种植万寿菊,加上本村的15亩闲置土地,共种植万寿菊105亩,共计22.5万株,预计每亩产值2000元。该项目由村投公司经营,从种到收累计用工1000余个,为村民带来不少务工收入。

向阳镇向阳村也加入了万寿菊的种植队伍,村里利用3亩闲置用地,试验种植了2.8万株万寿菊,如果收益可观,明年将在全村推广。
随着“菜园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会有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之路。同时,“菜园经济”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