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4日电(胡紫薇)近日,为切实引导青年群体在亲身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革命文化的坚强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拓创新,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新程赴北京考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6名研究生在王晨、胡紫薇两位老师带领下,围绕“文化自信”主题,奔赴首都开展为期6天的沉浸式“大思政课”。实践团没有选择热门景点打卡,而是把“思政课堂”安放在博物馆、稻田、先进企业和示范社区之间,用6天时间完成了一次跨越5000年文明、100年党史与40年改革史的“文化解码”。

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田间,体验“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了解京西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感受都市农业的科技范儿,让传统农耕焕发新生。此外,实践团来到近代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专门学校——蒙藏学校(旧址),这里的一幅幅老照片,讲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史、融合史、团结史、奋斗史和兴旺史;实践团成员现场录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微视频,立志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带回龙江大地。实践团还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景泰蓝缠枝莲的鎏金流光、牙雕鬼工球的层层透景,令大家屏息凝神。24级研究生韩龙雪在短视频《指尖上的非遗力量》中配文:“当工匠把岁月镌刻方寸,文化自信就找到了具象的注脚。”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的党旗前,实践团中的党员同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开国大典彩色影像前,成员们热泪盈眶;改革开放巨幅长卷前,成员们驻足惊叹。实践团指导教师胡紫薇把《弘扬抗战精神 强国复兴有我》的微党课搬到石油大院社区,30余名社区党员同上一堂党课;同日,学生党员房慧凝走进宝石花物业活动室,为30余名物业员工宣讲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代价值与现代传承。“昔日烂熟于心的章节,今日在现场一下被点亮。”实践团队员王欣然说。实践团队还计划整理出《党史展览馆里的青年讲解手册》,希望回校后形成系列宣讲,让红色故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团走进百度、腾讯北京总部,其中“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等令成员们目不暇接。“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标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框,让大家真切感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时代节拍。与此同时,实践团还与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与石油大院社区党委签订《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同时社区设置专门场所由指导教师王晨及成员为现场居民群众提供收养、继承及合同纠纷等法律咨询达10余次。同日,在宝石花物业的智慧大屏前,实践团成员深度体验“智慧安防”,体会“源自国企改革、服务美好生活”的发展理念。不仅如此,实践团还向宝石花物业赠送了自行撰写的《关于现代化物业管理企业深入开展党建工作的建议书》,以助力物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作为回应,宝石花物业向实践团回赠了其主编的《红色物业生态建设探索实践》一书,为双方后续的深入沟通与探讨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
返回途中,车厢变成“流动研讨室”:有人计划把非遗数字化带进乡村小学,有人准备把党史故事搬上“云端课堂”,还有人报名西部计划,想把论文写进戈壁绿洲。6天的社会实践不是终点,而是把文化薪火带回龙江的起点,让“文化自信”从文字变成心跳、从口号变成脚印。据悉,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已与石油大院社区党委和宝石花物业党支部达成长期共建意向。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团将把稻田里的一抔土、展馆里的一枚绣片、社区里的一段故事,变成一堂堂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大思政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