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
让“生态宝库”变“金山银山” 大兴安岭创新拓展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2024年05月23日 09:21 | 来源:黑龙江日报

  5月,大兴安岭冰雪已融,春防的严峻压力,让图强林业局2300名干部职工时刻不敢懈怠,瞭望员早在四月就已经登上22座瞭望塔,开始长达数月的孤独守望。10个林场125名扑火队员靠前驻防,99台车辆、315台灭火机、32部车载台、8个中继站、6架无人机满勤备战。3座检查站、42个管护站严防死守。人、财、物的巨大付出和投入,就为看顾好这504680公顷的“生态宝库”。

  在200公里外的塔河县二十二站林场,常年工作在生态资源保护最基层的副场长洪强带着林班职工,在施业区茂密的桦树林里,寻找胸径20cm以上的树木,严格按着省标规程采集桦树汁。两周的辛苦能增收一两万元。

  禁伐、营林、育林,国家巨大的投入如何衡量收益?

  防火、守塔、护边,艰苦奉献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平衡?

  冻土、湿地、冰雪,独有的生态资源优势怎么量化和转化?

  “这一切问题的回答,都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密切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发改委副主任刘涛说。作为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试点地区的大兴安岭,正积极创新拓展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持续实现路径,力图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切实转化为现实环境生产力。

  洪强和他的同事们都了解,桦树汁的保护性采集,仅是塔河县域内7万公顷白桦林生态产品价值的些微体现。他们经年守护着的这片森林以至于湿地、冰雪,都有其无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021年起,大兴安岭地区加速探索寒温带类型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2年初以塔河县为试点,率先在全省先行先试,开始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2023年7月5日,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阶段性成果总结会议在塔河县召开。

  “我们在全国首先提出了开放式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编制概念,确保能够充分表达已开发、待开发和未开发的生态产品。核算类别包括实物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按照核算指南和技术办法,采用货币单位进行衡量。“刘涛说。

  据中国林业科学院早前的评估数据,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每年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就达到7975.03亿元。

  “桦树汁每年的采集期尽管只有10天至15天,但科学采集、储存、研发、加工、销售所逐渐成型的桦树汁产业,自去年起就为塔河的民生与经济发展贡献了一条新路径。”塔河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邢计洋说,“去年二十二站林场职工刘艳国,采集收入18000元。县里两个研发加工企业中的一家,当年的桦树汁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500多万元。”

  “今年年初,龙江第一湾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图强林业局生态旅游公司经理安石春说。据了解,2023年年初以来,龙江第一湾景区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等国家标准,投入专项资金,顺利改造一级服务中心,升级两万余平方米广场硬化、亮化、美化建设,建成三个二级服务站、一个餐厅、四处超市等,景区服务功能得到质的提升,游客量与收入同步攀升。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还把寒地测试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方向之一。2024年初,比亚迪、仰望、方程豹、特斯拉等39家车企和500多名车企技术专家又汇集漠河红河谷测试基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极寒性能测试。2022年至2023年的寒地测试季,仅漠河一地就入驻40多家车企,试验车辆1000余台,试验人员1500余人,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相关消费总额超5000万元。

  加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交易模式,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全力发展生态主导型产业。厚植绿色生态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现实环境生产力,大兴安岭正致力创新开拓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持续实现路径,为绿色龙江建设贡献绿色的兴安力量。(记者 张磊)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