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2023年07月15日 19:1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5日电(田为 曹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继血管内超声(IVUS)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冠状动脉内成像技术。与IVUS相比,OCT有着极高的分辨率,在评价易损斑块和指导支架置入,尤其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等类型的冠心病诊疗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7月14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医学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共同主办,寒地心血管全国重点实验室、哈医大药学院、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哈医大一院、哈医大四院联合承办的“第十八届寒地(冰城)心血管会议”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代表着中国OCT迈向规范化、精准化时代,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一步。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线上致辞,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组长刘斌教授致辞,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主持。共识编委核心专家及主要专家组成员莅临发布会,现场200多位专家和参会人员共同参与及见证发布会盛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线上致辞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致辞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组长刘斌教授致辞

  据悉,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编写。共识的编写是在 2017 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的基础上,针对 OCT 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存在争议的临床问题,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研究结果形成本共识。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主持

  于波教授作为本共识的通讯作者之一指出,随着冠脉介入进入到 “精准医疗” 的时代,OCT已经成为介入医师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介入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本共识中确定了OCT 的临床应用指征;如何应用 OCT 指导临床决策、介入策略、支架置入及结果优化;阐明OCT 在不同病变和人群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当前 OCT 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 OCT 应用标准;规范和推广 OCT 在获益人群中的应用。具有临床指导价值,规范 OCT 的临床应用,充分发挥 OCT 精准指导冠心病介入诊疗、优化支架置入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作用。

  他强调,2005年哈医大二院引进冠脉OCT技术以来,始终致力于该技术的临床经验积累与循证医学探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优化支架植入、介入无植入治疗、复杂病变治疗等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全球最大的OCT图像数据库,并领衔开展了多项前瞻性、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自2014年起开展的EROSION系列研究,基于大量的罪犯病变OCT影像,深入探索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首次于临床上明确了斑块侵蚀这一重要ACS发病机制,并更进一步证明通过OCT指导,绝大多数的斑块侵蚀病变、以及管腔面积足够的斑块破裂和钙化结节病变均可采取抽栓结合药物治疗的策略,而避免植入支架,实现“介入无植入”。

  发布会后进行专家共识学术讨论

  据了解,2019年于波教授牵头成立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双源多模多功能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系统研制》,致力于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在体精确识别和进展机制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是血管腔内OCT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仪器科研项目。于波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多方面引领国际前沿,显著提升了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于琨
刘璐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