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2日电(孔瑞)有一种责任,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哈医大一院作为东北地区大型诊疗中心,不仅呈担着哈市的防疫重任,更要保证正常的诊疗工作不受影响,哈医大一院人顶住重重压力,坚守一线,以自己的无私奉献默默地守护着龙江百姓的生命健康。

2022年2月,68岁的李大爷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食欲也随之下降,原本结实的身体也在逐渐消瘦。此时的哈市正处于疫情高峰期,虽然意识到身体可能存在“隐疾”,担心“看病难、住院难”的李大爷没有想立即就医,然而家人十分担心李大爷的健康,怕延误病情,坚持要带他到医院做检查。通过多方了解,最后,李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哈医大一院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处就诊。
尽管疫情严峻,李大爷的“求医之路”却十分顺利,孙备主任很快接诊并安排李大爷入院治疗。入院后胰胆外科胡继盛主治医师为李大爷进行了相应的系统性检查,但检查结果似乎令人绝望,结果提示胰腺体部癌,肿瘤直径约5cm,腹腔干及脾动静脉等血管包裹受侵,肝脏占位可疑肝转移。进一步PET-CT检查再次印证了上述结果。为李大爷做出“晚期胰腺癌”的诊断,这无异于对患者下达了“死亡判决”。
孙备主任和胰胆外科副主任孔瑞教授仔细研究了李大爷的病情,认为此时已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建议患者尝试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的转化治疗,以期争取最后的治疗机会。李大爷一家最终接受了这样的治疗方案,然而正是这一决定,为李大爷带来了“胰腺”生机。首先通过超声内镜下对胰腺病灶进行了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接下来李大爷在胰胆外科及肿瘤内科经过多个疗程化疗+ PD-1单抗免疫治疗,结合20余次的肝脏、胰腺病灶射波刀放疗后,通过再次影像学评估,李大爷体内的胰腺病灶及肝脏转移灶均呈现明显缩小,血管侵犯较前缓解,之前明显升高的CA19-9、CEA等肿瘤标记物均降至正常值范围,肿瘤成功“降期”,为手术赢得了机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
疫情之下,血源紧张,无法术前备血的窘境也为手术凭空增添了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孙备主任勇于担当,经过与家属慎重协商,还是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11月15日,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孙备主任、孔瑞教授及胡继盛主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体尾脾切除术(RAMPS手术),结合术中肝脏射频消融术,历经近5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李大爷胰腺及肝脏上的病灶被彻底清除。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的病理回报胰腺病灶仅见不典型增生,手术所有切缘未见癌细胞。李大爷体内的“癌中之王”被彻底根治。如今,李大爷已经顺利出院回家,与家人一起迎接新年,这也是他康复后生活一个崭新的开始。
孙备主任指出,近一阶段,我们团队已成功完成多例胰腺癌的转化治疗,并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例病人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哈医大一院胰腺肿瘤诊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在疫情严峻,医疗资源相对不足,血源紧张等不利因素下完成这样疑难、复杂病例的救治工作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回望过去的三年,哈医大一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始终以坚定的抗疫意志,饱满的工作热情,过硬的技术手段为龙江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他们身披白甲,奋战前线,以自己的初心与坚守,不辱使命,为三年疫情考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