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16日电(成伟铭)12月14日15时30分,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鸡西车务段鸡西站编组场内,此时的室外最低气温-25℃。寒风中,列车编组场23条编组线上的691辆货车,在运转二班两台调车机的快解、快编、快取、快送下正点开出。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鸡西车务段鸡西站是牡丹江以东最大的编组站,也是鸡西地区的“咽喉”站,衔接林东线和城鸡线,所有来往的列车都要在此汇聚。这里调车工作繁忙而复杂,尤其夜间工作量突出,又正值秋粮运输、煤炭运输的高峰时期,一整天的作业量能达到300多钩,调动3500多辆。

12月份,鸡西地区迎来了持续的寒潮天气,既要保证每辆货车的安全通过,又要保证调车作业效率不打折扣,这对于调车人员来说,是一场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干活的时候加强瞭望,看清了望准了,脚下注意防滑,上下车时一定要选择好地点,保证人身安全。”每次出场作业前,鸡西车务段鸡西站运转车间二班二调调车长单涛总要再三强调高寒作业注意事项。
今年39岁的单涛,在调车作业岗位上已工作了20多年,负责联系传达调车作业计划,联控互控,安全工作天数达8017天,说起调车工作,他如数家珍,胸有成竹。“工作中要做到五勤一心,五勤就是嘴勤、手勤、腿勤、眼勤、脑勤,一心就是要有一颗很强的责任心。” 单涛说,鸡西站每天有上千车辆需要解体、集结编组,在列车解体编组时要认真核对计划,检查车辆的连结走行状态是否良好,每个作业环节都要确保绝对安全。一个班下来,平均要在股道里走上近20公里的路程。
“十车、五车、三车、减速、接近连挂……停车!”伴随着一声声口令,调车长单涛手握对讲机指挥着一节节货运车辆平稳驶入“预定”股道。从接班开始,单涛带领的调车组已经连续在室外作业3个小时了。由于常年在室外风吹雨淋,棉帽之下年轻的脸庞除了黝黑之外,更多了一份坚毅。
“调车作业中,调车组每个人还要有集体观念。”为将班组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单涛以班组活动为契机,增进小组成员的感情,提高班组凝聚力,在工作中打好配合,使本班组人员“焊成一块铁板”。
提起自己的工作,单涛的言语间总是充满了自豪感,他说:“我身上所承受的‘重’,却是百姓身上的‘轻’。”他进一步解释:到达车站的煤炭、粮食经过他们的调度,安全快捷地送到全国各地,电厂会把光和热送到老百姓家,还有南方的朋友也能吃到香喷喷的东北大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