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齐齐哈尔梅里斯区:点燃人才引擎,助推传统村落破茧重生
2022年12月05日 11:3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5日电(贾婷 张振翼)2022年10月,梅里斯区雅尔塞镇哈拉达斡尔族村、卧牛吐镇额尔门沁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是历史发展与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人类智慧结晶。为保持传统村落活力,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经济价值,梅里斯区以创造优越人才发展条件,涵养人才成长沃土为抓手,打破传统村落引才、育才、用才瓶颈,让传统村落真正“活”起来,助推乡村振兴稳步发展。

  改善村落环境 推动旅游产业引才

  梅里斯区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集民宿、露营、采摘、烧烤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风情村,优化提升传统村落旅游环境。今年,哈拉新村探索“露营+”旅游新形式、拓展营地新功能、点亮游客新玩法,打造营地咖啡、哈拉大草原、“秘密基地”等新项目,接待游客5万人次,掀起“微度假”新热潮,吸引众多年轻人才创新露营新经营模式,带动人才主动创业;额尔门沁村从特色民宿入手,投入390万元建设8栋旅游民居、8座凉亭,推动传统村落环境提档升级,实现村景与风景交融,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景的同时,依托现有的大量游客基础和优质自然风光推动民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人才数量进一步增长。

  弘扬传统文化 实现非遗技能育才

  基于梅里斯区传统村落自身底蕴丰厚的特点,从中诞生出具有达斡尔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积淀、向上发展。为可持续保护传统村落及传统文化,梅里斯区积极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区”,提高传统村落商业价值,为传统手工艺搭建通往全国各地的“交流桥”。哈拉新村达绣传承人谢丹妹借此良机带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绣作品及达绣人才“走出去”,强化对外交流学习,“引进来”更多想要学习达绣的人才,并组织开展达斡尔族手工刺绣培训课,带动近200人熟练掌握达绣技能,培养达绣人才主动就业创业,延续工匠精神,弘扬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延伸产业链条 推进本地产业用才

  如何将人才真正留得住、用得好?梅里斯区传统村落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探索洋葱、菇娘、辣椒等特色种植业,不断向上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柳蒿芽、辣椒酱、烤肉伴侣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形成“旅游+农业+”产业模式。梅里斯区充分探索传统村落潜在农业价值,发展根植于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哈拉新村返乡青年党员康健在村内建立契丹壶柳蒿芽茶厂,以“贫困户+合作社+基地+互联网”的模式实施助农增收,年公司收入600余万元,带动当地100余户农民增收40余万元;额尔门沁村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建立辣菜厂,发展辣菜沫、柳蒿芽、辣椒酱等民族副食产业,原材料均出自当地,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带动农民增收。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乡村人才回流,返乡就业,从而带动了更多人就业、创业,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村落的经济增收,资金有了保障,传统村落的发展蒸蒸日上,又反哺着经济迅速发展,推动稳步实现乡村振兴。(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