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六病房:年轻小伙突发脑干梗死 不良习惯是祸首
2022年11月03日 15:4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3日电(齐魏依)抽烟喝酒、缺乏运动、凌晨才昏昏入睡……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就像长期埋在身体中的“定时炸弹”,让34岁年轻小伙不幸“踩雷”。近日,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六病房收治了一名突发脑干梗死的年轻小伙。

  据悉,小刘(化名)平日抽烟饮酒、熬夜,一次熬夜后第二日突然感觉头晕,还觉得看东西双影,同时发现血压升高,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完善头部磁共振平扫后,没有发现明显的责任病灶,被告之回家静养,控制血压。当天下午,小刘觉得头晕明显加重同时伴有恶心及右手麻木感,家属不敢掉以轻心,紧急带他来到了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门诊,找到了神经内科六病房马学玲教授问诊。

  马学玲教授对小刘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查体,发现患者除了血压高以外,存在头晕恶心,走路不稳,明显的视物双影,眼球活动受限,一侧肢体痛觉减退,马教授怀疑患者是脑干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新发急性脑梗死。虽然患者带来的核磁影像报告中未见异常,但在经过仔细研判影像片子中隐约能看到脑干处存在异常信号,而且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非常明显,马学玲教授决定为小刘检查头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并收入病房,进行系统治疗。

  不出所料,核磁弥散成像结果回报:左侧脑干(桥脑)新发梗死病灶,这进一步印证了马学玲教授的判断——桥脑穿支旁正中动脉闭塞引起急性的脑干梗死。入住病房以后,马学玲教授启动了脑血管病急性治疗流程,经过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降纤、脑保护、调整血压等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第二天症状快速恢复,避免了因脑梗死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小刘为何年纪轻轻就遇上了“老年病”?回想自己平时工作生活状况,小刘坦言,自己平时运动少,工作压力大,烟抽得凶,睡得晚,即使睡着了也多梦。马教授细心地嘱咐小刘,这次病好以后一定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说起这位年轻患者,马学玲教授感叹连连;“脑血管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年轻人发生脑卒中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这位患者送来的时候脑干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十分明显,但是由于传统影像学单纯的核磁共振平扫确实很难发现超早期的脑干穿支动脉的血管病变,容易导致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是年轻人也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人群,就更容易被大家忽视,因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去专业医院看专科医生就诊,才不至于出现病情加重。”

  为了引起公众关注中风,提高预防及治疗中风的意识,每年10月29日被定为世界中风日。马主任再次提醒广大年轻朋友,脑中风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人们常说的“三高”,此外,抽烟喝酒、极少体育运动、工作压力大,高热量饮食、熬夜都可能诱发脑卒中,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年轻人的血管迅速“老化”甚至堵塞;其次,并不是所有人脑中风发生前都会有先兆,特别是年轻人,可能会突然来袭,而穿支动脉血管病变传统影像学很难发现,使得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即使影像学不明确,有症状也应该积极就诊;最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更要,提高警惕,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调节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室介绍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六病房是脑小血管病特色病房,设立脑小血管病特色专科门诊;同时是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护理团队在脑保护及脑小血管病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神经内科六病房是一支团结和谐、勤奋敬业的学习型团队,认真的态度,热情的服务,一流的新技术,全面的综合治疗,服务广大龙江百姓,为大家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马学玲教授

  神经内科六病房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导师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脑小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慢性病脑保护研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对于头晕,头痛及睡眠障碍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