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上产路上“一马当先”
2022年10月24日 10:2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4日电(赵丽婷 王玉)油田有的作业区产量很高,却面临诸多困境:采油含水高、油水井管理难度大、员工老龄化严重……它们始终在困难中奋力前行,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也是如此。面对疫情的影响,第一作业区作为萨北油田的主力作业区,经过两次产量调整后,产量目标定在了57.2万吨,前三个季度生产原油43.4万吨,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75.9%。

  “截至目前,油水井共实施维护性作业563井次,其中采油井394井次、注水井169井次;共完成偏调测试井数320井次,其中三元井数245井次,通过加大维护性工作力度,提高测试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注入质量,提高了采收率,为完成全年产量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技术管理室主任刘梦轩在10月份作业区产量分析会上的汇报。这一个个数据背后都得益于员工们的艰辛付出,得益于干部能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广泛开展“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为员工提振精气神,得益于积极推进争当“铁人式”好干部、好工人岗位实践活动为员工鼓足干劲儿。

  8月20日,大庆爆发新冠肺炎疫情,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员工在岗坚守,积极强管理、战疫情、保稳产,确保不影响作业区产量。他们继续按照“日跟踪、周对比”的原则,随时关注生产动态变化,技术管理室坚守人员也坚持开展现场检查,每天跑单井“把脉”,蹲站点“问诊”,加强薄弱采油班组、薄弱岗位的管理,特别针对三元区块采出井产液、含水的资料管理,对波动大的三元井进行重点跟踪连续核实,保证资料真实准确,为调整提供依据,确保地质资料管理水平。

  “我们建立了原油产量预警机制,按照每月日配的95%作为生产预警线数值,当产量低于该曲线时,动预警机制,从地下、地上两个方面分析油井产量变化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张成武介绍说。作业区加大开展“我为班组解难题”活动力度,当基层班组产量运行困难时,主管领导、生产指挥中心、技术管理室等相关专业路人员组成“专业小组”,从时率、作业质量监督、资料录取等各方面对产量紧张的班组进行全面分析指导,直到全面解决问题,扭转产量形势。

  “老李,你最近负责的‘病号’怎么样了?”“‘病情’有所缓解,我还在琢磨着更好的治疗方案,等确定了咱俩再好好研究研究。”在夺油抢产中,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也格外注重处理好“问题井”,解决了那些“老病号”,既能增产,还能降低维护成本。针对这些“问题井”,在区里的精心统筹安排下,各采油班组为其量身定制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这口井易结蜡,员工就认真录取电流,精心控制油套压,制订合理的加药周期,尽量延长热洗周期延缓结蜡速度,这口井低产低效,就加强管理,随着一口口“问题井”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全区上下也争得了原油生产主动权。产量总是重中之重,但向来力争上游的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来在挖空心思保证产量的同时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也不忽视效益。

  “采油206队青工柏云龙研制‘管线穿孔验漏检测仪’解决油田站所镀锌铁皮管线穿孔及容器穿孔漏点判断难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降低了人力物力,同时能缩短近95%的操作时间,节约费用10余万元。维修班钟彬伟研制‘便携式压线器’能够大幅缩短更换电缆用时,有效降低因停井时间长造成的三元井垢卡卡泵的情况。北二七集输班郑平提出‘关于增加加药泵放空口’的建议,加药泵增加放空口后,每次不用拆卸压力表放空,安全实用操作简单……”第一作业区积极引导员工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目前出自员工手中的各项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正不断运用于生产中实现降本增效,不仅着力可持续,还要发力降成本,争取跑出“加速度”,拿足效益油。(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