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大庆钻探50109钻井队完美踢出陕晋钻井“第一脚”
2022年10月13日 10:5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3日电(刘娟)10月11日,大庆钻探陕晋项目部50109钻井队施工的D1-562井顺利完井,这是该队在陕晋区块施工的首口井,全井平均机械钻速18.92米/时,比临井提高19%,全井钻进周期18.96天,比设计提前一天,完美打响陕晋“第一炮”。

  “这次到陕晋,不光代表我们50109队,更代表整个大庆,我们一定要用行动展现出大庆的精神,大庆的品牌,大庆的形象,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是铁人的后代!”8月11日,队长石立强带领6名员工组成的先头部队,顺利抵达榆阳机场。石立强在机场做了简短动员,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打好每一口井,叫响大庆钻探品牌!

  尽管大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到井场时,现实状况还是令大家措手不及。

  来自场地压缩的考验。批准的井场用地比大庆少了三分之一,这就要打破原有井场布局,压缩设备占地面积,改变设备的连接方式,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一到井场,石立强就领着大家重新丈量场地,重新规划摆放,尽量做到一次摆放到位。油罐正常摆放在井场最后侧,受场地限制,只能放在机房右侧,原本正好的管线尺寸4个小时就能连接完毕。更改位置后,机房大班王伟和李洪岩两人只能重新沿着场地量好距离,在纸上重新设计线路,确定好可行方案再重新连接管线,七拐八拐最终用了两天才连接上。因为场地的压缩,现场很多设备摆放都是算计又算计,紧凑又紧凑,甚至不能同时安装,要先后错开,倒出空间,这给安装增加了不少难度。比如泥浆罐的安装,就需要先把井架立起来,地面有空间了,才能将泥浆罐摆放到位。就是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中,摸索安装。

  来自安装机械不足的考验。现场没有拖拉机、挖沟机等爬行设备用于设备的搬运,只能用吊车一步一步的倒运设备,这又给增加了整个建井周期。安装时恰逢下雨,搬家车辆误车,没有拖拉机拽车,大家就站在水里,指挥着吊车一点点吊到指定位置。没有挖掘机,3米见方的圆井只能靠人力挖掘,两名工人一边挖一边往出清土,整整挖了一天,才把圆井挖完,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来自人员不够的考验。因大庆疫情突袭,在家员工无法及时到井,现场仅有的7人连轴转,身体和心理都有些吃不消。钻井一公司委派驻井负责人李春林一边组织大家生产,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每天鼓励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后来在陕晋项目部的支持下,在兄弟钻井队的帮助下,安装工作得以继续。大家都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干,每天都工作16小时以上。封井器试压时,没有配合接头,需要从相距600多米的邻近队借两根钻杆,没有车辆,人员也不足,4个人扛着400多斤重的钻杆,用了将近半小时回到队里,来不及休息再去扛第二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没人喊和累,咬牙坚持着,一直到这口井完井,他们已经坚守2个月没倒班。

  来自施工中的考验。这是他们队到陕晋的第一口井,设计显示,地层研磨性强,含有两个煤层,导致机械钻速慢,防硫化氢井控压力大。为了顺利拿下第一口井,加上后期到井的员工,现场19人铆足了劲,队干部24小时盯井,员工时刻按照技术要求操作,确保施工顺利。技术员宋健宇每天也就睡4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看守在司钻房,生怕井下出现一丁点儿问题。优化技术措施、优选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性能,系列举措全部跟上。特别是井控管理上,加强坐岗监控,进入二开后,每天进行一次防硫化氢应急演练,员工熟练掌握正压式呼吸器的使用,确保突发情况下有序操作。在大家的努力下,50109钻井队成功完钻陕晋第一口井,实现了零复杂零事故。(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