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幼年性息肉引发的“血”案 黑龙江省医院成功治愈八岁患儿
2022年05月17日 15:4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7日电(林颖 董宇翔)近日,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三科迎来了一名年仅八岁男性患儿,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便血2次,警惕的家长马上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经诊断,该患儿为幼年性息肉。最终在医生娴熟的操作下,通过肠镜将一枚直径为2.0×1.2厘米的Ip型息肉成功取出,息肉被成功切除后,该患儿再未出现便血现象。专家为此建议:儿童便血一定要重视,并及早就医。

  据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三科主任医师李锐介绍,壮壮(化名)今年8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便血2次,色鲜红、血便相混,生命体征、查体等无异常。入院后,李锐为壮壮完善了相关化验及影像学检查后,也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李锐考虑壮壮可能为幼年性息肉,随后为其安排了肠镜检查。

  肠镜下,李锐主任医师在壮壮体内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现一枚Ip型息肉,2.0×1.2厘米大小,表面呈桑葚样,充血发红,蒂部较粗。由于息肉蒂部较粗,血流丰富,故术中先行尼龙绳结扎阻断血流后行电切除术,最后创面和根部各封闭一枚钛夹,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病理提示为幼年性息肉。经过康复后,壮壮好转出院,出院后的随访,壮壮也再未出现便血。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息肉已经被广大朋友们所熟知,但什么又是幼年性息肉呢?据李锐主任医师介绍,其实幼年性息肉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显微镜下可见黏膜固有层增生,腺体呈囊性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幼年性息肉好发于直肠,其次是乙状结肠,是儿童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有些息肉会反复出血致患者频繁便血,最终出现贫血,它还可以继发性的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某些幼年性息肉甚至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幼年性息肉多为单发的良性病变,但也曾报导过幼年性息肉恶变的病例,故家长对于儿童不明显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年性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行内镜下切除,手术方案应依据患者息肉的类型决定。

  最后李锐主任医师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便血,一定要引起重视,不可忽略幼年性息肉的可能,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因幼年性息肉引起的“血”案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有些家长朋友可能还担心做胃肠镜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担心孩子不耐受胃肠镜,其实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目前胃肠镜技术已经发展很成熟了,内镜诊治可以很清晰、很直观的看到病灶,且内镜治疗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故对于幼年性息肉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