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肾内科连闯三关 成功抢救尿毒症引发心衰、高钾血症老人
2022年02月27日 12:4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7日电(王明奡 徐旭)哈医大一院每个科室,都悬挂着许许多多的锦旗。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着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医护人员的坚守和奉献,以及对患者像亲人一样的温暖!

  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感动,以及为重获生命和健康的欣喜和愉悦!

  让我们走进这些故事,在感动中奏响2022年医患关系和谐的乐章!

  2021年12月3日,是尿毒症患者吴阿姨出院的日子,已经是77岁高龄的她叮嘱儿子,一定要向哈医大一院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是他们把她从鬼门关里拽了回来。

  3小时紧急抢救,闯过保命“头一关”

  2021年11月25日,家住海伦农村的吴阿姨已经快经历一个月的厌食、恶心和夜间呼吸困难,突发上肢搐搦,口吐白沫,二便失禁。心急如焚的家属连忙拨打120,将她送往哈医大一院急诊急救。经过诊断为“尿毒症”,直接进入肾内科病房进行抢救。

  王明奡副主任医师迅速组织对患者进行抢救,纠正缺氧、抽搐、心衰等一系列应急病症。检查显示患者血钾高达6.64mmol/L,随时可因高钾血症造成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患者状态的不稳定使家属的神经高度紧张。

  “千万别害怕,所有病症都是尿毒症引发的,血压高也是您慢性肾病不断发展的主要病因。尿毒症稳定了,这些病症都会减轻。”王明奡医生带领医护团队一边给予患者内科降钾药物治疗,并耐心讲解病情,安抚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情绪。经过医护人员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吴阿姨的病情逐渐趋于平稳,成功闯过了保命的“第一关”。

  个体化方案,闯过高龄手术“第二关”

  病情稳定后,后续治疗难度依旧不容小觑。尿毒症患者进一步的替代治疗主要包括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而吴阿姨高龄,心功能差,心功能4级,射血分数仅有34%,做血液透析风险高。况且,离吴阿姨家最近的血透室距有2个小时的车程,血液透析肯定难以坚持。而腹膜透析,同样存在手术置管的风险。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仍需要每天在家进行3次手工操作,对居住环境的卫生条件和患者家属都有标准化的要求。

  针对吴阿姨的情况,肾内科举行了全科会诊。肾内科主任隋满姝教授,解汝娟教授,王明奡副主任医师,负责医生苑雪莹,刘天元详细分析讨论患者的病情,并提出充分强心降压基础上为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治疗方案。

  王明奡副主任医师团队顺利为患者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由于高龄,出现进食差、低白蛋白、便秘等情况,增加腹透管漂管及切口预后不良风险。穆素红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按照护理预案,指导患者合理进食,缓解患者便秘状态,合理应用适量蛋白粉改善低白蛋白状态,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的“第二关”。

  远程指导,度过居家治疗“最后一关”

  随后,王明奡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腹膜透析方案。腹透专科护士纪丽琪为患者行床旁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尽快缓解尿毒症症状,并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居家腹透操作培训,确保出院前能够熟练掌握腹膜透析的操作,并指导家属做好家居卫生消毒,防范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老人终于康复出院。出院后,肾内科医护人员通过手机视频远程随访指导吴阿姨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在家治疗的“最后一关”。

  “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刚犯病的时候,真以为自己不行了,是你们给了我活下去的机会。”连闯三关的吴阿姨,让儿子一定要把锦旗送到哈医大一院肾内科医护人员的手中,以此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谢。(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周志博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