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4日电(李华明 徐旭)哈医大一院每个科室,都悬挂着许许多多的锦旗。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着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医护人员的坚守和奉献,以及对患者象亲人一样的温暖!
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感动,以及为重获生命和健康的欣喜和愉悦!
让我们走进这些故事,在感动中奏响2022年医患关系和谐的乐章!

于阿姨女儿送来锦旗
2021年9月9日上午,患者于阿姨的女儿把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亲自送到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手中,哽咽着说:“感谢住院期间全体医护人员对我母亲的精心治疗和舒心照顾!”
于阿姨是2021年8月24日因呼吸困难被急送入ICU,当时她口唇发绀,指尖血氧仅为67%。为减轻于阿姨的痛苦,负责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术,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采取一系列对症治疗。待于阿姨情况平稳后,医生第一时间告知于阿姨女儿,“患者目前脱离了危险,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救治。”
“阿姨,加把劲儿,再咳一下!”
“阿姨,躺累了吧,我给你揉揉后背!”
“阿姨,现在是8月26日的早上八点钟,坚持住,就要胜利啦!”医护人员们清楚,这些话也许不会有回应,但他们每天还是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因为他们知道,于阿姨此时嘴里插着管,又有镇痛、镇静药物的作用,但只要她听到了,哪怕只有一次,也一定会给她带去力量和希望。

医护人员在手套上写下对于阿姨的祝福
医护人员们还在支撑管路的手套上写下对于阿姨的祝福,“愿于阿姨早日康复”成了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十天后,于阿姨在医护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成功脱掉了呼吸机和气管插管。
怕于阿姨没有家人陪伴觉得孤单失落,医护人员们每天都为于阿姨与女儿进行视频连线,一有时间就会到床边陪她说话聊天,唱唱歌、讲笑话逗她开心。

于阿姨照片
为了促进肺部功能恢复,医护人员们鼓励于阿姨每天吹气球,告诉她:“等您把气球吹破啦,您就能回家啦!”还把于阿姨吹起来的气球挂在她的床头,希望缤纷的色彩能给她带去愉悦的心情。医护人员们跟于阿姨开玩笑的说:“阿姨,您看您可真厉害!把这里装点得这么好看!”
“别怕,阿姨,有我们在!”于阿姨说这是她在ICU里最常听到的话,“每次暖心的握手、每句贴心的鼓励、每日头发的梳理……我与这里的医护人员素昧平生,却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于阿姨女儿发来母亲近况
经过医护人员们的努力,9月10日于阿姨康复出院了,但于阿姨与这里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每过一些日子,于阿姨女儿就会将于阿姨的情况发到病房的手机上,让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放心,医护人员们也会将这份惦念和祝福传递给于阿姨一家:“于阿姨真棒!”“于阿姨加油!”
在重症医学科,像于阿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ICU的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科学的护理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用温暖与爱为家属传递希望,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心灵的疗愈师。

重症医学科部分锦旗墙
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未来,也将用热情、爱心、善良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奋力扬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个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情,愿每一个患者都能在这份温情中燃起生命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