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7日电(杨梦颖)11月27日,中共绥化市委宣传部、绥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推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教育局专场,围绕绥化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成绩作专题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明作主旨发布。

罗文明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有力指导下,绥化教育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推动绥化教育事业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抓党建,强根基,学生全面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实施党建强教工程,开展“双带头人”“三培养”行动,创建省级党建示范校7所,省级党建示范点4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发展。二是立德树人全面落实。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连续四年开展全市大中小学40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编制具有绥化特色的《明礼·崇德·修身》思政读本,打造省级红色基因传承校40所。市教育局被教育部确定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员单位。该市被列入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试点市。三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大力推动“五育并举”,创建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116所,持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9.4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4.7个百分点。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创新开展“课前一支歌”美育活动。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11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劳动示范校。
抓普惠,促公平,教育优质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不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改扩建32所公办园,新增学位4400个,创建省级一类幼儿园4所。实施联盟式办学和数字化帮扶行动,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2.49万个、高中阶段优质学位2980个,增设职普融通班30个,不断满足广大家长“上好学”的共同心愿。二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市遴选34所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试点校,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高效课堂。高考升学率逐年提升,有6635名学生考入“双一流”大学。该市1区2校获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三是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入实施“阳光分校”“阳光分班”,践行“四零承诺”,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入学“一网通办”。落实“双减”政策,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减轻。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有效破解“三点半”难题。持续整治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抓培训,提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呈现新活力。一是师德师风持续向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严查师德失范行为,选树优秀师德典型,重塑师道尊严。全市涌现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84名,市级师德典型548名。二是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实施“培训、考核、竞赛”三位一体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在全省能力素质大赛中获特等奖119名、一等奖273名、二等奖681名;全市教育系统选树优秀教师国家级6人、省级80人、市级80人,打造了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2023年国家青教赛上,绥化一中教师荣获一等奖,实现我省在该项赛事上“零”的突破。三是队伍改革持续深化。强化教师待遇保障,推动基层教师减负,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2550名教师“混编混岗”问题,交流校长教师3402名,招聘补充教师3477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抓投入,惠民生,教育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加大教育投入,在“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3.72亿元,新改扩建学校441所,购置教学设施设备12.73万台套,建设多媒体教室200余间,校园联网接入率达100%,学校育人环境显著改善。二是民生实事有力推进。发放助学金2.24亿元,资助学生36.25万人次,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全面落实学前一年保教费免除政策,家庭育儿负担进一步减轻。强化“校园餐”经费保障,全市每年新增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食堂人工水电支出,学生餐实现提质降费。实施温暖如厕工程,新建改建中小学厕所155个,学生如厕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校园安全全面加强。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推动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四个100%”全面达标。在全省率先出台《绥化市中小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管理条例》,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提供法律支撑。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筑牢平安校园安全防线。
罗文明最后说,展望“十五五”,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公平,大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绥化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教育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