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7日电(苑斯淇 申亚琼)近日,哈医大一院血液中心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一位11岁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携带先天骨髓衰竭基因小患者。此前,接受父供女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她,突发罕见心脏损伤致休克,哈医大一院多学科团队紧急组建抢救小组,以精准方案击退炎症风暴,最终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守护她重返校园的梦想。
琪琪(化名)今年11岁,和同龄人一样,原本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校园生活。但6月初,琪琪突然面色苍白,且连续多日发热、出血,琪琪的父母慌了神,于是立刻带着孩子来到哈医大一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琪琪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带有先天性骨髓衰竭基因。
“只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救孩子!”在拿到诊断书后,琪琪父母心如刀绞,但哈医大一院20余年近500例移植的过硬口碑,让他们燃起了希望。
儿童血液病李晓霞主任与造血干细胞病房范圣瑾主任团队会诊后,确定父供女单倍体移植方案。移植前准备、感染控制、预处理方案进行顺利,懂事的琪琪全力配合。手术如期进行,术后的琪琪到病房中进行进一步治疗。
“妈妈,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上学了?”病房里的琪琪一睁开眼便问妈妈。可移植后第3天,罕见的心脏损伤突然袭来,短短24小时,琪琪陷入严重休克,命悬一线。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的命最重要!”时间正是周末,范圣瑾主任接到消息后,立刻带领李慧波副主任、刘杰副主任医师,联合血液重症监护病房李海涛副主任医师火速到位,组建抢救小组将琪琪转入层流单间。凭借丰富经验,团队确诊为环磷酰胺继发性心肌损伤引发的炎症因子风暴,这种病例全球存活率极低……
心外科张国伟教授、心脏彩超专家修春红教授多次会诊增援,范圣瑾主任带领抢救小组制定了包括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糖皮质激素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并启动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吸附清除细胞因子在内的综合抢救方案,还包括抗感染、心肌保护、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脏器支持等治疗,这套“组合拳”下来,及时精准地制动了了失控的“炎症风暴”、保护了脏器功能。

移植成功后的琪琪坚持读书
“医护人员像家人一样拼尽全力,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奇迹终在爱与专业中降临。在重症医护团队日夜不休的照顾下,琪琪的炎症指标显著下降,脏器功能逐步恢复,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在重症病房无菌条件优良的层流单间病房中治疗8天,平稳度过了“骨髓抑制”期,转回隔离病房后,琪琪的状态也越来越好,造血干细胞按计划时间顺利植活!琪琪的母亲紧紧地握着范圣瑾教授的手,热泪盈眶的表示着感谢,“现在孩子离她重返校园的梦想越来越近,感谢范医生你们精湛的医术!”
这个病例的成功经验,李海涛副主任医师在9月12日的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液病年会的重症救治会场分享交流时,得到了全国专家的赞誉。

李海涛副主任医师在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液病年会分享病例诊治经验
10月,琪琪顺利出院。这场跨越数月的生死救援,在多学科团队,包括移植团队、重症团队的坚守下,用智慧与汗水、专业与温情,成功守护了琪琪的读书梦。

哈医大一院作为黑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血液病中心的医疗技术全面,多学科诊疗团队针对疑难重症救治实力雄厚,技术过硬。目前,已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20余年,累计近500例,在见证了医护人员的仁心仁术的同时,也定格了无数医患同心的温暖瞬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