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科技教育
首页科技教育
TRCC第十二届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在哈尔滨启幕 产教融合赋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发展
2025年11月26日 18:4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6日电(郑立南)11月26日上午9时,TRCC第十二届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在哈尔滨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启幕。本届大赛以“为中国智能机器人教育与产业发展奋力担当”为核心理念,聚焦“产教融合+高质量就业”核心目标,吸引近百支参赛队伍、近千名选手齐聚冰城同台竞技,集中展现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新生代的技术硬实力与创新活力。大赛由上海太敬集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哈尔滨智能制造产业园共同承办。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显友作为大赛名誉主席出席并讲话,黑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石峰,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何景荣,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晓明,哈尔滨市阿城区副区长焦忠春,上海太敬集团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哲,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副校长杨树枫、房树田、许秀娟,哈尔滨智能制造产业园副总经理徐国会等政校企多方代表,以及参赛选手代表、裁判员代表、指导教师代表共同参会。本届大赛执行主席王百成教授主持开幕式。

  回溯赛事发展脉络,TRCC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的前身是2012年首届“太敬杯”机器人创新大赛(Taijing Robot Creative Competition,简称TRCC)。历经十一届深耕迭代,赛事已完成赛制体系化重构,形成三大专业级赛会矩阵,精准匹配产业、教育、科技全维度需求。其中,面向企业工程师与高校师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大赛(产业专业级)于每年11月举办,以真实车间场景检验综合技术创新能力;聚焦高校师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大赛(教育专业级)定档每年3月,助力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面向全学段学生的机器人跨界科普创意设计大赛(科普创新级)则于每年暑期开展,通过多元形式点燃青少年科创热情。三大赛会协同发力,构建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以赛促产业升级”的良性生态。

  开幕式既是大赛的启动仪式,也是产业专业级赛事——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大赛的第一轮开赛。后续,该赛事还将以大区邀请赛形式,在哈尔滨、上海两地陆续开展四轮比拼,赛程持续至12月25日,为更多区域的优秀参赛者搭建展示才华、交流竞技的平台,让创新活力在更大范围充分释放。

  开幕式现场,各方代表致辞传递出对赛事的殷切期许与坚实支持。大赛主办方代表李文哲强调,十余年来大赛始终坚守“为产业育新人”的初心,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与技术革新的鲜活样本。哈尔滨市阿城区副区长焦忠春以“金源文脉承古韵,科创新风聚英才”的寄语表达东道主的热忱,介绍了所在区域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推动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效。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大赛名誉主席张显友在讲话中指出,赛事落地哈尔滨,既是对我省科创环境的肯定,更将为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数智动能。他鼓励参赛选手以赛为媒,在技术交流中精进本领,在同台竞技中共同成长,为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两场精彩的机器人舞蹈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机械臂随旋律灵活摆动,智能机器人与舞者默契配合,刚硬的机械结构与灵动的舞姿碰撞出独特火花,生动诠释了机器人技术的多元魅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据悉,本届大赛除竞技环节外,还将于12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国际论坛,围绕“AI+机器人”教育生态构建与产业应用研究、“AI+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I+机器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研究三大主题,汇聚国内外院士及行业翘楚、教育专家共探发展路径。论坛优秀论文将编入专属论文集出版,工业机器人与AI机器人创新成果也将在哈沪两地同步展示,链接全球资源与前沿理念。

  从工业场景的技术突破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深度协同,TRCC大赛十三年来始终以“为中国智能机器人教育与产业发展奋力担当”为使命,搭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此次赛事的举办,不仅是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赛事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与技术储备。

  作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这场盛会正助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向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应用规模化迈进,为我国在全球智能科技竞争中构筑优势、赢得主动,积蓄坚实的产业力量与创新势能。(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