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防治 别让心脏动力不足
2025年11月26日 15:0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6日电(高军震 臧天宜)很多人听到“心力衰竭”,多会理解为心脏停止了跳动,其实并非如此。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心内科医生提醒,心衰不是绝症,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有效延缓病程,守护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又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当心脏的泵血功能有所减弱,无法像往常一样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就会出现心衰症状。心衰的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劳累或衰老的正常表现。呼吸困难与气短是心衰最常见的信号之一。早期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如上楼、快步走等,时常感到“气不够用”,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即使安静坐着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由于全身供血不足,患者常常会感到异常的、持续的疲惫乏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脚踝、小腿部位用手指按压后出现凹陷,且不易回弹。短时间内体重不明原因地快速上升。腹部胀满或出现持续的干咳症状,心悸(心慌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尿量减少等也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症状。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心内科主任吕军提醒,出现上述症状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心力衰竭,而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信号,如果您或家人持续出现以下情况,请多加留意并及时送医。
2025年11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心之力,共驭心衰”。
旨在提高全民对心力衰竭的认知和关注,促进早诊早治。心衰或许是心脏发出的“严重警告”,但绝非是“终点通知”。预防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法是控制潜在的心脏疾病风险因素。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规律进行体检,并及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完)
【编辑:李香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