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从 “林都” 到 “旅居胜地” 伊春民宿经济点亮全域旅游
2025年11月25日 18:3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5日电(刘璐)伊春市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特色民宿经济作为推动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实现乡村林场“双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民宿产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统筹布局强根基,筑牢旅居产业发展硬支撑。优化顶层设计。伊春市委市政府将民宿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成立乡村(林场)休闲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专班,组织召开全市乡村(林场)民宿产业发展推进现场会、观摩交流会,构建高位推进机制。先后出台《加快乡村(林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配套奖励措施,从设计、建设、运营等全链条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突出规划引领。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市乡村(林场)民宿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深度挖掘乡村(林场)资源环境优势,精准锚定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试点村(场)民宿发展方向,制定试点村(场)土地利用规划与建设规划,推动特色民宿建设不断提档升级。注重试点示范。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林场)示范创建工程,确定13个乡村(林场)民宿产业发展试点,按照一村(场)一特色整体打造,通过引入专业设计团队、前置运营规划,高标准建设等方式,打造一批乡村(林场)精品民宿。截至目前,全市打造304家特色民宿,累计接待游客39.3万人次。

  精准施策挖潜能,激活旅居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摸清试点村(场)闲置房屋,建立动态信息库,通过“出租收益+合作开发”等模式,推动盘活试点村(场)1702户闲置房屋。以“民宿+旅游+康养”为核心路径,深度融合森林康养、中医药理疗等特色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模式并执行星级服务标准,打造“住民宿、品山珍、享康养”的沉浸式体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民宿产业的金融支持,帮助试点村(场)解决资金难题。将民宿产业纳入全市招商引资重点,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民宿品牌公司和战略投资者,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市13个试点村(场)已与8家运营商签约合作,社会资本参与度与产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加强多维宣传推介。举办首届森林康养民宿交流大会、中医药赋能森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森林康养国际专家交流等活动,邀请国际国内专家共商发展路径,先后5次组织赴浙江、四川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参与深圳农业招商活动并对民宿进行推介,构建“论坛+考察+展会”多维传播矩阵,持续提升“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影响力。先后被授予“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跨界融合创品牌,拓宽旅居产业发展新路径。丰富业态供给。深度挖掘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民宿+文化”沉浸式民俗体验、“民宿+节庆”狂欢盛宴、“民宿+美食”舌尖之旅等组合模式。利用采摘园、创意设计门店等载体,将亲子研学、户外课堂、农耕体验融入民宿业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推动民宿与餐饮互融互促,为游客提供乡村“名厨”预约、定制菜品等订单式服务。打造品牌矩阵。因地制宜打造“北部边境亲子休闲区、中部冰雪康养度假区、南部稻香田园门户区”三大板块,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民宿品牌矩阵。截至目前,伊春获评国家级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各1家,省级五星级民宿5家、四星级民宿4家,构建起风格多样、结构完善、品质优良的星级旅游民宿集群。带动群众增收。不断完善产业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赢机制,通过“入股+分红”“租赁+转让”“企业+村集体+职工”等多种模式,充分调动村民和林业职工参与民宿产业的积极性,有效拓宽就业与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