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5日电(李晓晖)11月20日是“世界压疮预防日”,为切实解决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群体的就医难题,近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造口伤口工作室联合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一院护联体单位),共同启动了“压疮防治进家庭”专项义诊行动。该行动聚焦社区内高龄失能老人、术后康复患者等压疮高危人群,通过“入户义诊+精准护理+长期指导”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将专业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际行动守护卧床群体的皮肤健康与生命尊严。

精准摸排,锁定“最需要帮助的人”
为确保义诊服务精准送达需求群体,市一院造口伤口工作室与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通过社区网格员电话摸排、家属主动申报等方式,对辖区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失能患者及压疮高危人群进行全面登记,为入户义诊划定精准义诊清单。

长期卧床的81岁李大爷(化名)和造口渗漏的79岁王阿姨(化名)夫妻二人是此次义诊的重点对象之一。李大爷两年前因脑梗后遗症丧失行动能力,长期卧床导致右侧髂前上棘部出现7cm*8cm黑色结痂不可分期压疮,骶尾部3cm*4cmⅢ期压疮。而作为照护者的王阿姨,因肠道疾病接受过腹壁造口手术,近期造口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大面积皮炎,却因担心老伴的照料,始终坚持未及时就医。造口伤口工作室负责人王秀艳表示:“这户家庭的照护压力与健康风险都极大,我们必须优先安排入户,既要帮大爷处理压疮,也要为阿姨解决造口护理难题。”
温情入户,“一站式”解决照护难题
活动当天,造口伤口工作室团队携带专业换药包、造口护理用品、营养指导手册等物资,前往李大爷家中,随后迅速分工:伤口治疗师段喜成、高立首先为李大爷进行全身皮肤评估,仔细清理其右侧髋部的压疮创面;造口治疗师王秀艳则为王阿姨检查造口情况,重新调整造口底盘的裁剪尺寸,更换造口底盘类型,并传授造口护理步骤。针对李大爷的压疮护理,伤口治疗师着重向王阿姨强调翻身的重要性:“大爷每2小时就要翻一次身,翻身时要注意托住他的肩背和臀部,避免拖拽皮肤。”

此外,工作室成员还为老两口制定了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针对李大爷,明确了压疮创面换药频率、翻身时间表及高蛋白饮食建议;针对王阿姨的造口护理,指导造口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并为家属留下联系方式,便于沟通指导。
长效护航,构建“医社联动”护理体系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艳奇表示,本次专项行动不仅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当下的健康问题,更依托护联体平台,构建了“医社联动”的长效护理体系,为社区内的高危人群提供持续的健康保障。搭建了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的压疮防治体系。活动结束后,团队将为参与义诊的家庭建立“健康随访档案”,并通过电话回访,动态跟踪患者压疮恢复情况及照护落实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同时,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与医院紧密合作,定期举办压疮防治科普讲座和照护技能培训,为社区照护者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

本次专项义诊行动,不仅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暖与便捷,更向社会广泛传递了“关注卧床群体,科学预防压疮”的健康理念。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护联体合作,将压疮防治、造口护理等专业服务纳入常态化健康管理范畴,使更多长期卧床群体在家中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以专业与温情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