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助力改善产后失眠
2025年11月21日 10:0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1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日,今年28岁正处于哺乳期的市民王女士,因产后持续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前往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中医科就诊。经过单秀颖副主任医师14天的中医综合调理,王女士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伴随的痰多、食欲不佳等症状也有所缓解,为进一步全面康复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王女士产后三个多月开始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并伴有食欲差、恶心、痰多、腰部酸痛等不适。单秀颖医生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发现患者舌质偏红、苔薄白,脉象浮弦,结合其产后气血偏虚、情绪压力较大的情况,辨证为“不寐病”,证属肝郁脾虚。
中医认为,产后女性因气血消耗、情绪波动等因素,容易出现肝气不舒、脾胃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心神安宁,导致失眠。肝郁易使气机失调,脾虚则可能导致体内水湿不化,形成痰湿,进一步影响身体平衡,表现为失眠、疲劳、消化不佳等症状。单秀颖医生指出,产后调理需注重整体,不仅要改善睡眠,也要兼顾脾胃和情绪状态。
在治疗上,单医生以疏肝健脾、化痰安神为主要方向,选用柴胡、白芍、茯苓等中药组方,帮助调和肝脾、化湿安神。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如三阴交、足三里)和饮食调理(如茯苓山药粥),并指导其合理安排哺乳时间,逐步建立规律作息。
“产后失眠的调理需特别关注母婴双方的健康,尤其在用药方面。”单秀颖医生强调,哺乳期用药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所选药物以性质平和为主,避免影响乳汁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还注重对患者的情志疏导,帮助其缓解育儿压力,促进身心整体恢复。经过系统调理,王女士的睡眠和部分伴随症状逐步改善,为后续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完)
【编辑: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