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0日电(高军震 臧天宜)近日气温骤降,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梗风险增大。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心内科医生提醒,冬季心梗高发,牢记两个“120”,缩短心梗救治时间至关重要。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堵塞或全部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使得心肌坏死。当心梗发作时,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血供,轻则带来心脏功能损伤风险,重则引发心脏的电生理紊乱,引发室颤,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心内科主任吕军表示,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人体在寒冷的刺激中,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也会相应变慢,出现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为胸痛伴大汗,但在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比如颈部、喉部或左肩部疼痛不适、牙痛、上腹疼痛、难以缓解的疲惫头晕等,我们要警惕这些心脏的“伪装”。除了常规的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外,还需要注意保暖、管理情绪等。
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题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1120”的寓意便是牢记两个“120”。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如心梗发作,不能擅自做心肺复苏和服用硝酸甘油,这种做法极易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突发心梗后应当静卧,紧急拨打120求救,就近送医。急性心梗的治疗以及时疏通阻塞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心肌功能为首要目的,虽然各医院治疗条件不同,但均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我们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