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二院举办“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
2025年11月19日 15:5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9日电(田为 曹玥 刘雅欣)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作为我国第三位死亡原因,慢阻肺常因早期隐匿、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目前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超过1亿人,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健康、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为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倡导科学规范管理,推动主动检测与早期干预,哈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和科普宣教活动。此次活动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苏冬菊教授带队,鲍永霞主任医师、周丹副主任医师、刘雅欣副主任医师、王浩副主任医师、杨原荻副主任医师、蒋哲副主任医师等专家,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肺功能评估、慢阻肺风险筛查,耐心解答关于慢阻肺预防、长期治疗、康复管理等问题,指导患者规范吸入治疗、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并根据个体情况提供个体化诊疗建议。通过此次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倡导广大市民关注肺健康,主动检测肺功能,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共同守护“会呼吸的生命”。

苏冬菊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鲍永霞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周丹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刘雅欣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王浩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杨原荻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蒋哲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哈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宏教授介绍,慢阻肺的核心病理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持续性气流受限,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气短、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随着病程进展,可导致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王晓洁护士长为患者进行慢阻肺科普

董艳清护士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

  他强调,慢阻肺具有“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特点,但前提是早识别、早诊断、早规范管理。公众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检测肺功能。二是坚持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三是减少空气污染和刺激物暴露。四是加强呼吸道感染预防。五是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与康复训练。

义诊现场

  据悉,哈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已长期开展系统化慢阻肺管理,包括肺功能评估、六分钟步行试验、吸气肌训练、排痰训练、呼吸模式训练、运动康复训练,以及心理评估和呼吸操指导等,为患者提供覆盖疾病全程的综合管理。此外,科室还开展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弹簧圈肺减容术、热蒸汽肺减容术等先进微创技术,为重度慢阻肺患者提供更多精准治疗选择。(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