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哈市香坊区“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硕果盈枝
2025年11月17日 19:5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7日电(吴昌林)11月17日,哈尔滨已进入初冬时节,位于哈市香坊区黎明街道太阳升村的甜甜嘴农业种植基地里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农田里七八个工人正在进行整地,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鲜食玉米进行塑封包装,办公室里打印机不间断地输出一大串材料。“这打印的都是发货的快递单,目前基地的鲜食玉米每天都要发往全国各地大约四五百箱,现在哪还有农闲的概念啊”,基地负责人张青松一边核对发货明细,一边对记者说。

  “十四五”时期,哈市香坊区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龙头企业为发展支撑,以特色农业为突破方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全区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各项生产呈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品牌建设,实现“价值跃升”

  “十四五”时期,香坊区农业农村局和各涉农镇街坚持把品牌创建作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和粮农业的“美裕”“溢田”大米杂粮品牌异军突起,分别荣获全国杂粮十强、大米50强企业称号。“云宴三花猪”和冰城牧业“森林溜达鸡”在同行业中展现强劲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企业合作成果丰硕,哈尔滨云宴农业畜牧科技园区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进驻哈尔滨比优特等大型商超,并与联通集团合作,签约“联通好物”,为联通集团6000余名职工提供定制服务。香坊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香坊区获得“黑土优品”授权的产品发展到46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全链引领”

  哈市香坊区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立足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遵循“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延伸思路,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目前,全区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持续攀升,已发展至37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敏锐捕捉高品质大米消费需求升级,重点推进和粮农业、龙鹏米业、哆咪河米业等稻米加工企业建设。其中和粮农业的“溢田”系列稻米,凭借其卓越品质、独特口感和良好口碑,入选了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协会遴选的“黑龙江好粮油”产品。

  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百园争艳”

  哈市香坊区多措并举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科学指导种植户规划茬口、把控上市周期,提升食用菌种植效益和竞争力。今年羊肚菌种植产量近20吨,产值预计可实现近400万元,幸福镇振兴村双孢菇、姬松茸等品种试种初成,后续计划大面积种植。同时,致力培育如光明蔬菜、“鲜可控光明一号”西红柿等高价值蔬菜品牌,其中“鲜可控光明一号”西红柿今年种植面积突破600亩,产量可实现400万斤以上。推动太阳升村“榛纯”鲜食玉米这类富民种植业发展,本年度“榛纯”鲜食玉米种植产量预计可实现400万穗,市场价值预计达2000余万元。充分发挥幸福镇园艺村和黎明办太阳升村花卉种植业引领作用,其中幸福镇花卉基地君子兰种植量大幅提高,今年预计可出售近10万盆,产值预计可达5000余万元。重点支持黑龙江省富宏农牧产品发展有限公司鹅产业项目发展,该公司采用“放牧+精饲”的创新模式,专注培育销售三花鹅,有效丰富区域养殖结构。目前,该公司基地有产蛋种鹅10000只,年孵化商品雏鹅70万羽。开发特色畜禽品种产业化养殖基地,以幸福镇特色养殖为基础,重点发展梅花鹿、赛马、肉鸽等产业,围绕“扩群增量、提质增效”目标,完善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培育产业新增长极。

  哈市香坊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区将通过打造更多“国字号”品牌、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发展更多“地标”产业,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