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7日电(陈可佳 丁峰)11月中旬的北国大地已经开始进入“速冻”模式,国铁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机务段整备场的灯火却彻夜通明。11月15日凌晨5时30分,单日整备的第130台机车缓缓驶出整备场——这是今年冬运以来哈尔滨机务段单日供车的最高纪录。
每年,东北地区冬季的货物运输量都会上升,东北的粮食往南运、南方的果蔬往北送,同时还要保证省内外的煤炭及时送到热电厂,保证老百姓的取暖需求。面对激增30%的工作量,保证机车的供给量就成为了保证运量的重中之重。而对火车头做整备工作的“机车卫士”们,已经开始在零度以下气温中,用0.1毫米的检修精度、日均2万步的徒步巡检,将“运量飙升”的指令转化为“零故障上线”的安全答卷。
“信号楼,DF4C-5305机车先刷车,一小时内完成任务,不耽误正点运行。”对讲机里,指令密集到平均每40秒一次。整备场上,地勤司机们在交接机车时用冻得发红的手指快速核对仪表数据,交接时间虽由3分钟压到50秒,但必须保证数据无误;检查员们手持检车锤,在机车底部敲出密集的“叮当”声,触摸检查机车轮对附近直径14毫米到32毫米的上千个;技术员在两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区域徒步3万步,凭借多年练就的“手感”辨别0.1毫米的裂纹。交谈声、对讲声、金属撞击声在这里交织成一首“钢铁交响曲”,每一道工序都像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
“这就像给巨人做体检。”整备车间机车检查保养员刘文波指着正在整备的DF4C型机车说,“每台机车有2万多个零部件,任何一个小隐患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任何一台‘带病出库’都可能让电煤、化肥、粮食等物资列车‘停摆’”。
当又一辆火车头驶出整备场,晨曦中的钢轨映出铁路人弯腰的身影。面对日渐寒冷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这群整备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机车卫士”的深刻内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