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伊春市发改委以“4334”模式 激活林区经济新动能
2025年11月13日 19:2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3日电(刘璐)近年来,伊春市发改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锚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创新打造“4334”消费帮扶工作模式,以建强帮扶力量、突出产业重点、拓展销售渠道、打造特色文旅为主攻方向,聚力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增效,助力林区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

  四维联动聚合力 构建消费帮扶“共同体”

  构建完善的消费帮扶体系是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石。着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消费帮扶格局。一是“政企社”协同,激发市场活力。创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林下资源、技术、资本、市场深度融合。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市场信息,合作社组织统一收购销售,基地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让农户切实融入市场、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二是“政采+社采”共振,引领社会参与。开展“以消促援”“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活动,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消费帮扶。今年以来,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采购帮扶产品,带动社会各界消费帮扶金额超千万元,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监测+仓储”支撑,优化存储能力。建立产品监测机制,为产业发展与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汤旺县松蓝农产品商贸冷链基地项目为试点,提升库存保鲜与就地加工能力,目前该基地可存储蓝莓3000吨,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存储难题。四是“龙粤+产销”合作,开拓大湾区市场。依托茂名市市场消费能力和区位优势,“借道”进入大湾区市场。在黑龙江省发改委的倾力帮助下,我市深化与广东省远方好物等电商平台合作,北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森骄山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在远方好物平台销售桦树汁等特色农林产品,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销售额超4亿元。精心组织我市企业奔赴广东省参加“消费帮扶金秋行动”“消费帮扶新春行动”,销售金额(含签订协议)达千万元。积极与广东省消费帮扶联盟沟通对接,广东省发改委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及采购商到我市溯源白桦树产区,参加2025年伊春“采山季”暨桦树汁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推广活动,携手推进伊春全面振兴产业升级。

  三链协同提品质 打造森林食品“金招牌”

  伊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深度挖掘“森林四库”价值,全力打造“森林生态食品之都”品牌,做大做强大食物观先行地。一是产业链延展,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推进红松籽、蓝莓、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伊春市是黑龙江中药材核心产区和战略发展区,拥有国家级中药材物流基地、中药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医药基础扎实而雄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稳步扩大北药产业规模,2024年全年完成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82万亩,同比增长9.2%。已有10户制药企业通过了GMP认证,北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创新链赋能,带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果仁、果酒、饮料等5个核心产品加工能力。桦树汁生产企业由2020年2家发展到23家,已形成食品、日化、保健品等5大类180余种产品,2025年上半年桦树汁采收量达到12.99万吨,产业产值增长139%,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品牌链增值,提升产品影响力。锚定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围绕消费帮扶产区建设,着力打造了以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以桦树汁为代表的森林饮品等优势产业链。我市67款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品牌名录,53款产品入选“黑土优品”,“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伊春蓝莓”品牌价值达18.35亿元。黑龙江北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白桦树汁成为黑龙江省首款获“湾区认证”的商品。

  三拓渠道增动能 激活市场消费“新引擎”

  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拓销和产销结合,构建多样化助销体系,激发全市参与消费帮扶的积极性。一是线下展销拓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组织我市森林食品企业参加“第二十一届农交会”等各类展会,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在伊美区、友好区等设立消费帮扶线下专区8个,在铁力市、汤旺县、伊美区分别建立了3个供销社新疆产品专柜专区,累计销售7.267吨。二是线上宣传拓流量,扩大销售规模。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对接合作,通过“电商平台网络店铺开通运营,农特产品宣传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方式,扶持我市农村合作社、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拓电商零售业务。2024年以来已为20余家农村合作社、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提供电商转型服务,累计开展直播带货210余场次,实现网络销售额1.6亿元。三是精心培育拓团队,扩大宣传效果。着力培育本土“三农”电商达人、电商“网红”,以“小成本、大宣传”模式推动帮扶产品“卖得好、卖得远”。通过溯源直播、专场推介等创新形式,持续宣传推广“九珍十八品”“黑土优品”“供销标品”等林区好物。

  四向赋能促振兴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推动生态旅游业提质升级,以文旅融合助力消费帮扶。一是文旅赋能强供给,构建多元体验新体系。加快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冰雪经济新高地,构建起了森林康养、避暑度假、自驾研学、赏冰嬉雪等多元化产品体系,现已建成A级景区28家,荣获“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称号。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分别增长53%、76%。二是设施赋能优服务,夯实智慧旅游新支撑。推进重点景区停车场、标识牌、栈道、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推出伊春旅游攻略、旅游导引,全面推行电子售票服务,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在景区游玩更加便捷舒适。三是要素赋能保需求,健全服务保障新机制。组建“旅游警察、文旅服务官、旅游志愿者、文旅局长”四支服务保障队伍,累计处置游客各类需求10万余次。深入实施“文旅体验官”制度,体验点位655家次,排查并处置整改问题123个。设立旅游服务热线,加强住宿餐饮市场监管,提升“旅游诚信市”内涵。四是品牌赋能塑形象,激活城市营销新动能。将全市划分为“三组团一条线”四大区域,全域开展“2024—2025伊春市冰雪旅游系列活动”。举行“冰雪同心、引客入伊”百家旅行社进伊春冬季旅游推介会,与全国百家旅行社签订“引客入伊”万人计划。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等方式,提高“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影响力。(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