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雪城”牡丹江:央企民企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11月12日 15:4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2日电(臧喆)初冬的牡丹江,黑土地继续延展丰收的画卷。一边是中农发食品(黑龙江)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央企与民企代表携手揭牌的庄重时刻,一边是万亩鲜食玉米基地“科技种植 + 工厂加工 + 线上线下销售” 全产业链模式的繁忙景象。央企与民企这场跨越体制的 “牵手”,让小小玉米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 “甜蜜产业”,央企改革与乡村振兴在这里碰撞出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中农发牡丹江马场作为 “国家队”的底蕴与牡丹江宁安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形成和谐的呼应。“源头资源优势”与 “加工营销优势”精准契合,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牡丹江马场带来的品牌背书、技术支撑和全产业链资源,为地方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而民营企业深耕本地市场的经验、灵活的市场响应机制,让优质农产品得以快速走向全国。

  2025年,牡丹江军马场共种植2万亩鲜食玉米。通过科学选种、精准种植,关键时段喷洒叶面肥和益生菌,让采收的玉米颗粒饱满、品质上乘;机械采收效率提升数十倍,最大限度保证玉米新鲜完整,每亩产收2700棒玉米。这背后,是央企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长期积淀。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生产端,更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环。在中农发宁安食品产业园,全自动生产线让年产5000万棒鲜食玉米成为可能。采摘后的标准化管理,从高压清洗到真空锁鲜,4小时内完成的全流程加工,守住了鲜食玉米的 “鲜甜生命线”;而民企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产品通过电商直播成为网红爆款。在加工厂物流区,订单源源不断发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产值达1.2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央企民企携手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不懈努力,也是 “科技兴农” 战略在黑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央企与民企的牵手,不仅结出了鲜甜的玉米果实,更探索出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在这份力量加持下,黑土地上将孕育出更多丰收的喜悦,书写出农业强国建设的精彩答卷。(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