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1日电(刘璐)金风书药香,中医进课堂。日前,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大二院”)承办的“2025年校园中医药文化秋季学期主题日”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寓教于乐 薪火相传
中医大二院医疗团队在2025年秋季,足迹遍布哈尔滨市第八十五中学校、东安英才小学校、育英小学校、新疆第二小学校、建工小学校和农垦中学校六所中小学,通过科普宣教、体验互动、义诊答疑、脊柱侧弯筛查等多元化形式,不仅将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送至师生身边,更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广受师生好评。

活动开幕式

哈尔滨市第八十五中学校

哈尔滨市东安英才小学合影

哈尔滨市育英小学校

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

哈尔滨市建工小学校

王岗农垦中学校
全科专家阵容与创新服务模式
为确保活动专业性与全面性,该院派出了由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中心等核心科室资深专家组成的“全明星”团队。每一位成员均是临床经验丰富、深受患者信赖的骨干力量,他们暂时放下繁忙的诊务,怀着满腔热忱走进校园。

活动彻底突破了传统义诊单一的“健康咨询”模式,创新性地将一系列中医适宜技术“整体搬迁”至校园场景。现场,除了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传统脉诊与健康咨询区外,最受师生欢迎的莫过于互动体验区。医师们手法娴熟地为长期伏案工作的老师们进行颈肩推拿放松;孩子们则对小巧的耳穴模型充满好奇,在医生的指导下,亲自体验耳穴压豆的微妙感觉,惊异于小小豆粒对身体的调节作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王牌”项目——脊柱健康筛查。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孩子体态与健康的“隐形杀手”。该院在每次活动中都专门设置了脊柱健康筛查专区。由专业医生运用专业手法和简易工具,为学生们进行细致的脊柱形态初步检查和姿势评估,让学生们能及早发现问题,避免脊柱侧弯。

校园里的别样欢迎与情感共鸣
每场义诊活动,都俨然成为了校园中一个小小的节日。孩子们的纯真与热情,为这场医学之旅涂抹上了最温暖的底色。在第八十五中学小学部的活动现场,学生们用清脆童真的诗朗诵,表达了对“白衣天使”最崇高的敬意;在东安英才学校,孩子们则以悠扬的乐器演奏,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蓬勃朝气。这些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让初入校园的医师们瞬间卸下了疲惫,倍感温暖与感动。

在孩子们最灿烂的笑容和最纯净的眼神中,以及一声声稚嫩的‘谢谢’中,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得到了无比珍贵的回馈。孩子们的热情,让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肯定,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持续走下去的决心。”

这份情感的交流是双向的。医师们的专业与亲和,也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医者仁心的光辉形象。许多孩子围着医生,问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中医为什么叫‘中医’?”“把脉真的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这根小小的针扎进去不会疼吗?”医生们总是耐心倾听,用最生动有趣的语言一一解答,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了孩子们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播下了尊重医学、向往科学的种子。
体验互动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为了让抽象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可触、可闻、可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每次活动的压轴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中医药文化互动体验。

在“巧手制香囊,鼻尖识百草”环节, 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药师”。在医师的指导下,他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将丁香、艾叶、陈皮、藿香等中药材装入精致的布袋中,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中药香囊。这不仅让他们亲手触摸到了中药的质感,更将“未病先防”的中医养生理念悄然植入心中。

而“我是小针灸师”体验环节,则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医师们首先通过人体穴位模型,向孩子们讲解了基础的经络穴位知识。随后,孩子们怀着无比的好奇与勇气,在医生的手把手指导下,尝试在模型上寻找穴位,并观摩如何施针。当看到细长的银针在医生手中灵活运转,平稳刺入模型时,孩子们最初的陌生与恐惧瞬间转化为惊叹与敬佩。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在体验后兴奋地说:“原来针灸一点都不吓人,医生叔叔说就像被小蚊子轻轻叮了一下,太神奇了!”

这些充满趣味的互动,成功地将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从书本上、从传说中“解放”出来,化为了孩子们手中实实在在的香囊、眼中清晰可见的针法。中医药不再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而是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了每一颗童心,完成了从文化到认知的深刻转化。
征程不息 薪火相传
回顾这六次满载温暖与感动的征程,从秋意初显的第八十五中学校园,到冬阳和煦的农垦中学教室,该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车轮驶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上千人次的诊疗记录和健康筛查数据,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财富。

该院党委副书记刘效姬表示:“青少年的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文化的传承植根于童年的熏陶。‘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该院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此项品牌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例如开发更适合青少年的中医药科普动漫、建立‘校园中医药角’、开展季节性养生主题班会等,让中医药的古老智慧更好地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我们应有的、持续的力量。”

金风虽暂歇,书药香长存。本次系列义诊虽已收官,但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播下的种子,正静待破土发芽,我们期待,在未来,这片智慧的绿荫能够庇护更多幼苗,茁壮成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