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0日电(张也何瑞轩)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吐乡以“一镇一街一实事”为重要抓手,聚焦党建引领凝共识、节庆文化引爆点、多元业态闯新路、特色农业筑根基、民生保障强支撑,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创新之路,绘就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党建+”凝聚合力。创新打造党建品牌与文明实践品牌,以品牌化建设推动民族团结工作走深走实。组织“石榴花开满莽格吐”民族团结宣传月、“赏年画・送春联・过大年”等特色活动20余场,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群众、促进交融的作用。2023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节庆+”引爆流量。打造节庆引流与宣传造势双轮驱动模式,培育开江节、山丁子节等节庆IP,构建“全域规划+多维传播”宣传矩阵,开设“夜幕下的莽格吐”直播专栏探索“文旅+直播”新路径。开江节、山丁子节活动获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10余家权威媒体聚焦报道,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累计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及场地租赁等收入10万余元,真正实现“文化流量”到“经济增量”的高效转化。
“业态+”拓宽路径。立足周边游需求,推出精品一日游与研学旅行线路;深挖节庆经济,开发民族文创、特色摊位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展“新媒体助农行动”,累计拍摄助农短视频27期、开展直播30余场,单条视频播放量达13.5万,成功助推西瓜、干菜、家禽等农特产品销售,并拓展大鹅订单收购、庭院蔬菜直供等稳定渠道,累计帮助群众增收超10万元;推出餐饮折扣、加油优惠等暖心举措,累计为游客节省开支3万余元。
“农业+”提质增效。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以“棚室经济”为突破口,通过科学种植、错峰上市、套作轮收等方式,有效破解高纬度低积温限制,实现“一棚双收”,头茬香瓜抢早市、二茬茄椒补秋淡,同步流转40亩土地种植高甜度西瓜,带动60余名村民务工,年人均增收超4000元。让“小棚室”结出“致富果”,带动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

“民生+”夯实基础。莽格吐乡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期盼。累计投入19万余元用于各村路灯维修、强化用水保障、整修破损道路等民生问题,保障村民日常出行安全、用水安全,解决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持续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以真切可见的成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莽格吐乡将持续以党建为魂、融合为径、创新为翼,深耕民族文化、做优文旅品牌、做强特色农业、夯实民生保障,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乡村振兴之路行稳致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