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7日电(周迪 张欣)11月3日,鸡西市召开第四场“回眸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情况。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作主旨发布,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围绕稳产保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践行“大食物观”等方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巩固 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
鸡西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落实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年均产量达到120亿斤,三县(市)获评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和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县,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积极对上争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及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19个,总面积265.99万亩,项目实施区域内基本实现“田成方、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农业产业升级动能强劲 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同时,鸡西加速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在全省率先推出肉牛政策性保险,累计兑付各类贷款贴息、良种补贴1.22亿元,2024年,肉蛋奶产量达到32万吨,创历史新高。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户,去年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超18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现代渔业蓬勃发展,水产养殖主体达到1380户,水产品年均产量超5万吨,中国渔业协会授予鸡西市“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称号。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蔬菜瓜果及食用菌产量累计超100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8.5万亩,其中刺五加种植面积达到26.4万亩,虎林市荣获“中国刺五加名城”称号。
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加快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统筹推进“四个农业”,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43%、91.37%。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5.1%,相比2020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较2020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两品一标”认证产品327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354万亩,授权使用“黑土优品”标识产品49个。农机装备迭代升级步伐加快,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大力推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家庭农场达到1.6万个,农民合作社达到1798个,托管面积累计达到600万亩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1.07万人次,年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0人以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始终保持动态清零。对上争取衔接资金9.02亿元,实施项目399个,有力增强了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45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9.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8.95%,虎林市虎头村、鸡冠区梁家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鸡东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虎林市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