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30日(关桐 张瑶)一只掉队的极危白鹤幼鸟,在黑、吉两地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从村民的意外发现到专业人员的千里护送,众人的合力托举最终帮助这只名为“小桥”的小白鹤成功重返迁徙路线,延续它的南迁之旅。

被救回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助站时期的白鹤幼鸟
“那天我来拉牧草,在回家的途中发现一只大鸟在山根底下,它就是站那嘎不爱动弹,我就上跟前瞅了一眼,发现它就是飞不起来。”村民朱贵斌指着林区对记者说道。
进入深秋,拉牧草是朱贵斌的日常工作,但也是这份日常,让他“偶遇”了这只“掉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第二天我又来拉牧草,发现这只大鸟还在那嘎达,我到跟前一看,它飞不起来,回家以后,我就给徐科长打的电话,他告诉我,你把它带回来,这样式儿,我又拿着大盆把它抱回了家。”

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站兽医为白鹤幼鸟检查
在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指示下,朱贵斌先将小白鹤带回家中照料,随后,由连夜赶来的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将其转移至救助站。兽医首先对小白鹤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其体表无明显外伤,这一情况让在场人员都稍感安心:“经过兽医检查后,给出的结论,这只小白鹤身体体弱,导致了它不能长时间飞翔,后期,又在它的头顶上发现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小洞,所以,我们最后判断,这只白鹤可能就是在迁徙过程中,因为体力不支落单掉落到了胜山保护区。这种情况,通过后天补充食物,给它补充能量,是可以很快康复的。”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资源生态科科长徐洪军对记者介绍。

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站为白鹤幼鸟准备的食物
为了让小白鹤尽快恢复体力,救护站特意准备了玉米、婆婆丁根、小鱼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然而第二天工作人员再去查看它的恢复情况时,惊讶地发现,小白鹤一口都没动:“它不吃!第二天早上发现它一口都没吃。头一天晚上放那了,第二天早上一看,一点都没动。这样不行,它不吃食,只会越来越弱的,它身体不会康复的。”徐洪军回忆道。
如何救护这只小白鹤?成为了眼下工作人员迫切解决的难题。在查阅资料后,他们得知,白鹤幼鸟需要通过模仿亲鸟来学习进食。这只落单的小白鹤没有家人示范,加上环境陌生,才拒绝进食。为此,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当机立断,对它进行人工喂养。在精心照料下,隔天,小白鹤的精气神就有了明显好转,短短一周后,它便达到了放飞标准!“野生动物它本身有自己的野性,在它身体健康恢复后,就不能长时间在我们这儿进行饲养,应该马上放归大自然,让它回归自己的野性,回归自己的鹤群,发挥它的作用。”徐洪军对记者说道。

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适应时期的白鹤幼鸟
为了帮助这只小白鹤尽早与鹤群团聚,胜山自然保护区与上级林业部门沟通后,驱车千里将白鹤幼鸟送往著名的“鹤乡”——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为这只小家伙成功找到了鹤群。

通过“卫星追踪器”追踪到的白鹤幼鸟近期行踪
白鹤,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极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它的相关行踪数据,为小家伙佩戴了环志和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提供的卫星追踪器,以便追踪它未来的生存状态。同时,为纪念这场跨越黑、吉两省,辗转千里的生命接力,为它取名“小桥”。这个名字,为这段不平凡的救助经历,赋予了特殊意义,也增添了一抹温情。目前,“小桥”已与同伴团聚,相处良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