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2日电(苑斯淇路越)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超声引导下LAMS支架胃肠吻合术(EUS-GE),成功为患者重建有效进食通路,恢复经口营养供给。此项技术的开展,成功为胰腺癌晚期合并消化道梗阻患者的姑息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方案。
68岁的赵阿姨(化名)确诊胰腺癌已有半年,随着肿瘤的持续侵犯,逐渐出现十二指肠球降移行部狭窄。由于胰腺癌多部位转移,以及身体虚弱,难以进行手术干预,直接导致近段上消化道扩张积气,伴食物与胃液潴留。赵阿姨因此反复出现呕吐症状,连喝水、吃饭都成了奢望,在过去一个月里只能依靠静脉营养维系生命。病情危急,家属心急如焚,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往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寻求帮助,并找到了徐洪雨教授。
患者入院后,徐洪雨教授迅速牵头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方位、精细化评估。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由于患者本身病情复杂,身体基础差,常规肠道支架置入术难以开展。经过多番讨论,徐洪雨教授团队最终选定国际前沿的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US-GE)——以微创方式,在胃与空肠之间搭建“人工通道”,让患者重新获得进食能力。

手术如期进行,由消化内科徐洪雨教授与李冬月副教授领衔的超声内镜团队主导手术,同时联合腔镜室全体护理人员及麻醉科团队开展紧密协作。手术中,团队通过线阵超声内镜的精准引导,成功为患者完成经胃壁LAMS对吻支架放置,胃肠吻合术顺利落地!术后,患者因十二指肠狭窄引发的梗阻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恢复了正常进食饮水。

徐洪雨教授介绍,当消化道梗阻让患者陷入“进食难”的困境时,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US-GE)这一新型微创技术,正以精准与微创的优势,为患者开拓新的希望。它借助超声内镜的精准定位,在胃与小肠间搭建“生命通道”,帮患者绕过梗阻障碍,重新找回正常进食的能力,从根源上破解消化道梗阻难题。
徐洪雨教授指出,相较于传统治疗,EUS-GE的优势堪称“突破性”:以微创方式减少痛苦,帮助患者告别开腹手术的大创伤;超声内镜全程“精准导航”,让操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不仅降低了操作风险,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有效规避传统支架术后远期易出现的梗阻、再狭窄等问题,让治疗效果更持久,减少患者反复治疗的困扰;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延长支架留置时长,治疗效率更高,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术后恢复速度快,即便高龄、体弱或无法耐受大手术的患者,也能获得治疗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