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2日电(田为 曹玥)为推动黑龙江省睡眠医学及癫痫事业的发展,加强黑龙江省睡眠及癫痫相关专业医师的学术交流与多学科融合,10月18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黑龙江省睡眠学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委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2025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学术年会、黑龙江省睡眠学会年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委会年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年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睡眠研究会黄志力理事长线上致辞,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吕强部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李剑锋会长、哈医大二院王广志副院长为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主委、黑龙江省睡眠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委会主委、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朱雨岚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词。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秘书长黄莉莉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副主委、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主委、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负责人朱延梅教授作为睡眠障碍疾病诊疗分会场主席主持会议,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副主任孙威教授作为癫痫与睡眠分会场主席主持会议,全省三百余位业内同道出席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二十二位癫痫及睡眠领域国内知名专家,围绕睡眠医学基础与临床,睡眠及癫痫疾病诊疗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了二十五场讲座,与会人员反响强烈,座无虚席,纷纷表示会议内容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中国睡眠研究会黄志力理事长线上致辞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吕强部长致辞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李剑锋会长致辞

哈医大二院王广志副院长致辞

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主委、黑龙江省睡眠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癫痫专委会主委、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朱雨岚教授致辞

中国睡眠研究会极端环境与睡眠专委会秘书长黄莉莉教授主持开幕式
结合目前中国全民健康发展纲要和规划,以及卫健委对睡眠发展部署以及快速兴起的睡眠医学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凝心聚力,多学科辐射及精准诊疗,在此次会议上,黑龙江省睡眠学会成立了六个专业委员会。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丽梅教授担任神经变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负责人朱延梅教授担任发作性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曲悠扬教授担任社区与基层工作专委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二科主任杨添淞教授担任中医睡眠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医大四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磊晶教授担任睡眠与心理卫生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一院药学部主任海鑫教授担任睡眠生理药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睡眠学会朱雨岚理事长及黄莉莉秘书长为新当选的专委会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会议设置了主旨报告、癫痫与睡眠分会场以及睡眠障碍疾病诊疗分会场,分别由复旦大学黄志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庆云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叶京英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胡志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詹淑琴教授、西安市人民医院脑科病院宿长军教授、复旦大学曲卫敏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雨岚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冯莉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赞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红菊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菡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延梅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黄莉莉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威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悠扬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烁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孟红梅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肖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王长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烨教授带来精彩学术讲座,探讨了癫痫及睡眠的基础与临床,以及睡眠障碍的治疗新进展。

主旨报告讲座专家

癫痫与睡眠分会场讲座专家

睡眠障碍疾病诊疗分会场讲座专家

学术会议主持专家
朱雨岚教授介绍,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危机,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此次黑龙江省睡眠学会成立六大专委会,标志学会向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进一步发展,通过神经变性病专委会的早期预警、社区专委会的基层筛查、中医专委会的传统疗法、心理专委会的心身干预、药理专委会的创新药物,以及发作性睡病专委会的罕见病管理,形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睡眠健康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睡眠障碍疾病诊治水平,推动睡眠障碍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哈医大二院癫痫与睡眠障碍中心是集门诊、病房、辅助检查于一体的医教研全方位的新兴专科,是省内首家集癫痫和睡眠障碍诊疗为一体的医疗中心,也是省内首家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心,年门诊量17000余人次。通过“国家三级综合癫痫中心”(最高级别)认证,也是全国睡眠技师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教学基地及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睡眠障碍筛查基地。对患有各类癫痫(包括难治性癫痫、耐药性癫痫等各种类型的癫痫)及睡眠障碍性疾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等)的患者进行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常规开展多导睡眠监测,便携睡眠呼吸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呼吸机压力滴定,神经心理测试,睡眠质量评估以及失眠的线上-线下结合式认知行为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生物反馈治疗等新疗法。
专家提醒,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学习工作效率降低,还会导致情绪不稳,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风险。改善睡眠需建立“非药物干预优先、药物治疗辅助”的科学方案,核心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环境优化及专业治疗三部分。建议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应尽早前往大型医院进行精准诊断、规范化诊疗,不可私自服用药物,以免延误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