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2日电(康艳立 董宇翔)子宫腺肌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常引发患者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及贫血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因其能持续局部释放孕激素,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减少月经量并降低子宫切除率,已成为重要的保守治疗选择。然而,临床中部分存在宫颈手术史或严重宫颈粘连狭窄的患者,常因机械性置入困难而被迫放弃该治疗方案。

近日,黑龙江省医院妇科成功为一名特殊解剖条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完成了高难度的曼月乐环置入术。患者张女士(化名)确诊子宫腺肌病,医学评估适合采用曼月乐环进行治疗。但由于其早年接受过宫颈锥切手术,继发宫颈管严重瘢痕挛缩及粘连狭窄,导致宫腔通路近乎封闭。张女士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尝试置环均告失败,面临不得不切除子宫的困境。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黑龙江省医院妇科副主任杨丽娜主任医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团队高度重视患者保留子宫的强烈意愿。杨丽娜副主任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耐心解释病情特殊性、技术难点以及拟定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即在宫腔镜直视辅助下进行宫颈管探查与扩张术,并尝试同期置环。
手术过程也极具挑战性。医疗团队在宫腔镜的精准引导下,小心翼翼地探查严重扭曲狭窄的宫颈管腔,凭借娴熟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心,逐步进行微创扩张,以毫米级的精度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经过精湛而细致的操作,最终成功开辟通路进入宫腔,将曼月乐环精准植入到位。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使张女士得以保留子宫,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更为其后续控制腺肌病症状带来了希望。患者在得知手术成功后感言:“这给了我继续正常生活的机会。”
杨丽娜副主任对此指出:对于因既往宫颈手术导致严重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常规方法置入曼月乐环虽极其困难,但并非绝对禁区。通过严谨的术前评估、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尤其是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精细的操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部分疑难病例仍有可能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微创治疗的目标。她强调,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沟通、医生对解决复杂问题的专注探索精神以及多维度技术的灵活应用,是达成此类治疗成功的核心要素。
在医疗领域,并非所有突破都源于复杂的高精尖技术,有时一份“全力一试”的决心,比精密仪器更能点亮患者的希望。从术前耐心拆解手术方案,到术中细致应对每一个变数,妇科医疗团队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程,让“不放弃每一个可能”成为守护生命最温暖的注脚,也为医疗服务写下了以人为本的生动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