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0日电(记者 刘锡菊)为总结推广平房区中小学校“妈妈食堂”管理模式,推动“家校共治”,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堂管理质效,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10月20日,哈尔滨市教育局在平房区第24中学举办全市中小学校“妈妈食堂”现场会。
活动现场,参会人员参观了第24中学“妈妈食堂”,直观感受了食材储存、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操作情况,深入了解了学校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过程把控等方面的管理细节。
会上,大家通过短片感受到平房区“妈妈食堂”学校与家长携手同心,用温暖与责任共同呵护学生日常饮食的感人瞬间。
“妈妈食堂”从业家长代表宋佳男讲述了自己两年来的工作经历,通过自己严格把关食材验收等环节,让学生吃上安全、放心的营养餐,赢得了学校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尊重。
校长田晓东分享了该校“妈妈食堂”的精细化管理做法,该校因地制宜,针对租房陪读家长较多的情况,科学施策,招聘家长担任食堂员工,参与食堂日常工作与监督,用妈妈的细心、用心和爱心,与学校共同守护好学生的“一日三餐”。

平房区教育局局长刘美荣在工作汇报中介绍,平房区以“家校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破解校园食堂细节监管难题,建立“妈妈食堂”长效运营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环节管控、加强膳食营养健康,以及拓展校园餐服务育人功能等方面的工作做法。
最后,哈尔滨市政府督学吴琼对平房区全覆盖建立“妈妈食堂”模式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全市中小学校提出要求,要立标杆、促转化,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形成“通用模板”和“工作指南”;要找差距、明路径,清醒认识自身差距与不足,明确改进和努力方向;要凝共识、再深化,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妈妈食堂”建设为抓手,坚实民生根基,让校园成为学生温暖、放心的家,护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本次全市中小学校 “妈妈食堂” 现场会,有利于深化“家校共治”机制建设,提升全市校园食堂管理效能。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妈妈食堂”实践范例,助力经验提炼转化为“通用模板”与“工作指南”;有效推动校园食堂管理从单一主体向监管部门、家长、供餐单位多元共治转变,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以亲情纽带夯实食品安全防线,使校园食堂成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核心阵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