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17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期,哈尔滨市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夜间低温持续,室内供暖尚未启动。针对中老年群体关节易受寒邪侵袭的问题,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骨外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李赫结合临床经验,从保暖、运动、生活习惯三方面提出科学防护建议,助力市民安稳过冬。
近日,随着寒潮加剧,哈尔滨市中老年人群关节疼痛问题显著增多。李赫指出,膝关节、腰椎、颈椎等部位因皮下脂肪少、血管分布稀疏,对低温敏感。寒冷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产物堆积,加重炎症反应,诱发疼痛或加重原有关节疾病。尤其哈尔滨冬季漫长,中老年人需遵循“分层保暖、动态防护”原则,避免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例如,膝关节受寒易引发退行性病变,而腰椎受凉可能加剧椎间盘突出症状。在具体防护措施上,李赫建议重点关注关键部位的保暖与科学养护。
颈部可佩戴加绒围巾,避免冷风直吹颈动脉;
腰部久坐时需使用腰垫,外出选择高腰保暖裤;
膝关节则需佩戴自发热护膝,居家可每日热敷膝盖(40℃热毛巾敷10分钟)。
运动方面,推荐太极拳、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山、频繁上下楼梯等高负荷活动。例如,仰卧屈膝抬腿可强化股四头肌,减轻膝关节负担;颈椎病患者可每日做“颈部抗阻练习”(双手托住下巴,缓慢抬头至极限,保持5秒)。此外,生活习惯调整同样重要: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钟起身活动;饮食多摄入牛奶、鱼类等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18-20℃,使用电热毯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李赫特别提醒,若关节疼痛伴随红肿、晨僵超过30分钟或活动受限,可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急性发作,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长期卧床者更需加强关节监测,因低温可能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加重关节负担。他强调,科学防护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动态调整,通过“保暖先行、适度活动、细节管理”三原则,有效降低关节疾病风险,保障中老年群体温暖过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