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4日电(刘柏明)“施工命令已下达,开始上道作业,今天使用工具较多,注意人身安全。”10月13日13时30分,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鸡西工务段八面通线路车间副主任王磊带领他的45名工友开始了当日的施工。在接下来的180分钟内,他们需要完成城鸡线柳毛站至七十六公里线路所间800米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施工作业。

作业人员在开展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 刘柏明摄
始建于1924年的城鸡线铁路,自滨绥线下城子站起,向北经八面通、梨树镇至鸡西。每天有2对客车和6列左右货车在城鸡线运行。绿色车体的6223/6224次旅客列车是全国铁路81对公益性慢火车中的1对,是沿线乡亲们的便民车、赶集车、幸福车。
钢轨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由于北方冬夏温差较大,随着气温的降低,无缝线路钢轨内部的应力会逐渐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如果在冬前不及时消减这种拉应力,在冬季气温非常低时,钢轨就会存在“拉断”的风险。所以,每到冬前,像王磊这样的铁路专业人员,都会根据“线路曲线半径、钢轨内部应力”等情况,科学地进行计算,及时开展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调整钢轨内部应力,使其适应季节变化,提前消除安全风险。王磊所在的八面通线路车间担负着城鸡线97.6公里线路、45组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冬前,他们将要完成近30公里的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
突突突……,5名职工每人操作着一台内燃螺栓扳手间隔着排成一列,沿着一股钢轨从龙口端向终端依次松卸钢轨的扣件,配件组人员紧随其后整理钢轨配件并在轨底和枕木间垫入一些滚轮,以减少钢轨伸缩时的摩擦阻力。

作业人员在松卸钢轨扣件 刘柏明摄
“一、二、一、二…… ” 一股钢轨扣件松卸完毕后,伴随着响亮的号子声,两个撞轨组的作业人员紧握手中大绳,牵引着撞轨车对钢轨进行撞击,数十吨重的长钢轨在滚轮上一点一点的移动。
“由于我们应力放散施工范围比较大,使用撞轨车撞钢轨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钢轨内部各处的应力均匀一致,达到最佳施工效果。”王磊说道。

作业人员在进行撞轨作业 刘柏明摄
撞轨环节结束。钢轨内部应力调整达标后,王磊立即组织工友们撤出滚轮、紧固长钢轨扣件,并在龙口处更换上一根计算好长度的短轨,一股钢轨应力放散作业完毕。14时40分,另一股钢轨应力放散作业开始了。
16时10分,施工接近尾声。王磊和他的工友们对轨距、扣件紧固力进行再次复检。有的工友开始清点和整理工机具,这是每次施工作业后的关键环节,遗留下工机具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现场人员在复检作业质量 刘柏明摄
16时40分,天色暗了下来,载着施工人员的工程汽车时快时慢地行驶在归程路上,附近乡村中升起袅袅炊烟。
据了解,入冬前,鸡西工务段将完成200.3公里的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任务,为冬季铁路运输畅通夯实线路设备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