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4日电(记者 刘锡菊)10月3日,哈市志愿服务依然热潮涌动。在共享团圆、共赏山河的美好季节,各级志愿力量秉承为民情怀,积极行动,从地铁枢纽到景区景点、从社区庭院到政府广场,都呈现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场景。
在景区,志愿者的声音成了游人的记忆
松北区创新“网格+文旅”模式,推出“新区文旅推荐官”志愿服务项目。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于文旅景点,以青春视角讲解历史典故、表演民俗文艺,用生动讲述让游客从“观光者”蜕变为新区文化的“传播者”,声声讲解化作游客心中的城市记忆。

阿城区联合忠义公益志愿服务中心,集结143名志愿者驻守景区停车场、入口等关键点位。“请往这边走”的引导声此起彼伏,他们日均疏导车辆超300台,累计服务游客超9000人次,用有序指引为景区秩序护航。
在社区,志愿者的声音成了居民的信赖
香坊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景和社区党委开展“月满中秋 喜迎国庆”义诊志愿服务。“血压有点高,饮食要清淡”的叮嘱声中,医疗义诊团队为200余位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发放健康手册100余册,让健康关怀融入邻里家常。

呼兰区志愿者走进孤寡老人家中,“最近身体怎么样”的问候声里,他们送上月饼等慰问品,帮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药箱,以“拉家常”式陪伴驱散孤独,让中秋暖意浸润每个角落。

木兰县建设社区内,150余名居民共赴“国庆喜迎中秋月”主题活动,活动融合了文艺展演与百家宴聚餐。活动现场,“您慢走,座位在这边”的轻声搀扶中,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陪同服务;百家宴开始后,志愿者们主动为高龄老人“送餐到桌”,切实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通河县向阳社区的活动现场,居民自发的歌舞表演掌声不断,在“有需求随时找我”的承诺声中,网格员们耐心解答医保、入学等疑问,与居民围坐畅谈,让“同心共筑”的理念在交流中生根。
在地铁,志愿者的声音成了乘客的坐标
哈尔滨文明爱心志愿服务队化身“城市文明摆渡人”,每日组织100余名志愿者,于14:00-21:00地铁客流高峰时段,在2号线人民广场、中央大街、太阳岛、冰雪大世界站定点服务。“请往右候车”“我帮您搬行李”的引导声中,志愿者们协助维护闸机秩序、引导乘客进出站,用连贯的服务动线为穿梭人群构筑最可靠的流动坐标,让文明服务随地铁运行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

在广场,志愿者的声音成了群众的向往
五常市尚义二社区联合“蒲公英”文艺小分队,以“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献礼祖国。歌舞声中,志愿者们协助布置舞台、维持秩序,“请坐这边观看”的提示声里,群众共享文化盛宴。

依兰县在政府广场举办“庆十一暖夕阳”主题文艺志愿汇演,活动吸引了350余名观众观演。无论是筹备过程还是正式演出,老年志愿者协会的“银发志愿者”们从提前协助布置舞台、摆放座椅,到演出现场主动搀扶坐轮椅的残疾人、维持秩序、为老人端送热水。“您慢喝,小心烫”的声声叮嘱与掌声交织在一起,让志愿温情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