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日电(王惠泽)群山披上华服时,恰逢“十一”长假,人们暂别尘嚣,奔赴“森林里的家”,兑现与金秋的五彩约定。

国庆节当天,“好客伊春”再次迎来了“人从众”模式。


早早地,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队,游客们举着手机对着五花山色不停拍照,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林间鸟鸣,把伊春的清晨搅得热热闹闹。
市区主干道上车流如织,自驾车辆排成长龙。公交站台前,满是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的游客。出租车上,司机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热情地唠着嗑:“我们伊春作了老多准备了,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伊春的持续爆火,源于“宠客”理念的真诚践行。这个假期,全市早谋划、细安排,从设施升级到服务优化,从行业规范到全民参与,将“宠客”行动延伸到每个角落,全面开启了“氧”你更要“宠”你暖心行动,把游客的心留在北国秋色中。
在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来自乌鲁木齐的张凌一家刚进景区,志愿者就递上了热乎乎的姜茶。沿小径深入林间,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突然跑到路旁,小朋友刚掏出瓜子,小松鼠便灵巧地跃上掌心大快朵颐,松针似的尾巴扫过孩子的手腕,惹得周围游客纷纷围过来拍照。张凌惊喜地说:“没想到,这里小动物也这样亲人。”

而比自然精灵更暖心的,是随处可见的伊春人。节前,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了《全市“宠客”助游志愿服务倡议书》,迅速掀起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闻令而动,积极整合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力量,共集结1200余名机关干部、青年团员、社区工作者及实习大学生组建助游志愿服务队,形成覆盖全域旅游的服务矩阵。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游客的镜头不再只是对准层林尽染的山林,而是记录下志愿者的身影。乌马河畔,一对夫妻一边散步,一边弯腰捡起矿泉水瓶和零食袋。景区入口处,志愿者主动帮游客看管行李,指导购票。红色马甲穿梭在秋日林间,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暖着远方的朋友。网友纷纷在短视频下留言:“现在订票还来得及吗?”“伊春人太暖了!”“这样的城市,离开后一定会想念。”

“宠客”的伊春是很听劝的,游客想品尝地道林区特色,全市就统一开设“赶山季”秋货大集,明码标价,售卖松子、蘑菇等优质山货;游客想在景区内少走几步路,各大景区就立即增加摆渡车频次;游客说停车难,伊春就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并在主干道和网红打卡点旁,新增临时停车位……这一切,只为不辜负每一位远道而来的“且”。
“且”是东北人对客人的昵称,家里来“且”了,自当贴心相待。


国庆当天,在“最美林间路”乌带公路打卡的游客,不仅领略了绝美的秋色,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宠客补给包”,印着山川林海的定制防水双肩包内,贴心地装着泡面、便携雨衣、矿泉水、便携蜂蜜和手绘美食地图。领到的游客爱不释手,纷纷表示“我喜欢这张美食地图,在伊春这几天就照着它吃了。”“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便携蜂蜜,临走一定要带些回去。”“这份礼物让我好惊喜,伊春太贴心了。”


在机场网红公路,交警王警官身兼数职,指挥交通、巡逻、指路、帮游客拍照,把“宠客”进行到底。市区内的一家羊汤馆里,店员特意为游客送上吸管,来自无锡的游客刘女士说:“伊春人太可爱了,处处为我们着想。”
家里来“且”了,更需倾力款待。
假日期间,全市多处景区、住宿、餐饮同步推出优惠政策。嘉荫县推出“一票双园”,联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与北国恐龙乐园;南岔县、乌翠区等地通过“云闪付”发放消费券;铁力岭尚十年民宿赠送住客“无动力乐园”门票;酒章文创园免费开放博物馆……
全市多家景区还布设了医疗点、充电站、免费茶饮点,构建“景区+警务+医疗”分钟级应急响应网;市场监管部门全员上岗保障餐饮安全;“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驻守高速路口提供引导;文旅部门发起的“都伊你”宠客联盟,更整合了酒店、旅行社等资源,确保游客诉求一键直达、快速响应。
来自北京的游客胡悦母子是今年第二次来到伊春,他告诉记者:“暑假来这玩,孩子不小心走散了,再见到时,他正坐在巡逻车里吃冰淇淋,磕破的膝盖被处理好了。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眼眶发热,连谢谢都忘了说。离开时孩子依依不舍,我答应他,十一还来。”
“五花山”醉了双眼,林都温度暖了心田。伊春的“宠”,是把客人当家人的真心,是不负秋光不负卿的诚意,在游客心中烙下“来了不想走,走了想再来”的林都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