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日电(刘璐)为全面推进伊春秋季旅游“提升月”行动,实现“全民宠客”、“全面宠客”、“全员护游”目标,引导人人当好“形象大使”,擦亮“好客伊春”城市名片,伊春市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提前谋划组建队伍、精准布局服务阵地、有效对接服务供给,用“志愿红”织密暖心保障网,为游客备好“森林里的家”专属礼遇。

强队伍,筑牢服务根基。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精神文明办,依托市级主流媒体发布《伊春市“宠客”助游志愿服务倡议书》,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闻令而动,积极整合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力量,共集结1200余名机关干部、青年团员、社区工作者及实习大学生组建助游志愿服务队,形成覆盖全域旅游的服务矩阵。为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理论+实操”模式开展专项助游培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全市旅游志愿者服务培训班,从志愿服务规范与礼仪塑造、沟通技巧及伊春特色资源介绍、热点问题答疑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旅游志愿者300余名,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汤旺县、丰林县、友好区、金林区等地分别组织开展“十一”迎客助旅志愿服务专项培训,围绕文明礼仪、应急救助、交通引导等开展专项培训,累计培训志愿者870人次,为旅游服务保障工作充电赋能。


布阵地,延伸暖心触角。在全市规划布局100余处“宠客”助游志愿服务站,覆盖重点网红公路、景区、城区及交通枢纽。各志愿服务站均配备志愿者,备齐应急药品、充电设备、饮水设施等物资,提供咨询引导、失物招领、应急救援等全流程服务。嘉荫县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效能,组建集护游员、宣传员、引导员于一体的队伍,在景区、沿江公路观景平台、江边界碑、青山服务区等地设置9处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困难帮扶、秩序维护等贴心服务;乌翠区开设“杜鹃集市”,既代售手工艺品、山特产品等地方特色商品,又免费发放旅游宣传册、景区地图、美食推荐单,搭配专人咨询服务,助力游客快速规划行程;金林区在九峰山景区设置党员志愿服务站,配备饮水机、医药箱、充电设备、微波炉、儿童车等物资,更好满足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重细节,优化服务供给。围绕游客全流程体验,各级志愿服务团队提前备好“暖心清单”,把服务做在游客“开口需求”前。针对“十一”期间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等特点,提前采购红糖姜茶、御寒棉衣,在景区和驿站随时供应热饮及保暖等服务;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游客群体,专门准备血压仪、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培训志愿者掌握基础健康监测技能。汤旺县组建机关志愿服务车队,为游客提供免费接送、行李搬运、乘车引导等服务。丰林县积极搭建丰林“都伊你”宠客联盟,整合志愿服务、医疗保障、景区导览、食宿服务等资源,借助“文旅丰林”公众号平台对外发布各服务领域联系人信息,助力游客在有需求时能即刻联系到专属服务人员,提升服务响应效率。伊美区组织志愿者深入景区,热情解答游客各类咨询,帮忙规划游览路线,协助游客拍照留念,让游客感受到家一般温暖。


从队伍组建到阵地布局,从技能培训到细节筹备,林都伊春的“志愿红”已整装待发,以专业素养与真诚热忱,静待游客共赴“五花山之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