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日电(记者 史轶夫)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鸡西市税务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市场主体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与难点,不断探索税收服务与管理新模式。针对部分承包国有煤矿矿井企业因历史原因长期采用临时税务登记,导致的法人资格缺失、资产转移税负高、历史亏损无法结转等现实困难,创新推出“资产租赁式纳税主体转换机制”。该机制通过政策组合与监管模式创新,有效破解企业“愿转难转”的困境,实现了规范登记、成本优化与税负公平等多重目标,为资源型地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一、 破解经营困境,企业发展焕发新活力
梨树区税务局聚焦企业问题,针对如何精准解决企业身份受限、成本过高与转型受阻等核心痛点,助力企业走向规范运营、轻装上阵。一是身份限制得以破除,经营道路更加顺畅。该机制帮助企业完成新老主体变换,形成全新法人公司,老主体逐步告别临时登记状态,有效解决发票使用、纳税信用、独立诉讼等难题,企业融资、签约、维权更加顺畅,市场形象与竞争力显著提升。二是转型成本大幅降低,资金压力有效缓解。通过“租赁”替代“买卖”,企业无需缴纳资产转让产生的高额税费和评估费用,预计节省资金超千万元,极大缓解了转型初期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轻松起步。三是历史成本平稳承接,税负核算更趋公平。原主体资产折旧与历史亏损得以延续消化,新主体通过租金合规列支成本,有效避免“无资产高利润”的税负扭曲,利润水平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税负更加公平合理。
二、创新服务机制,税收监管实现新提升
通过创新服务与监管模式,确保机制合法合规运行,并在过程中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一是服务模式主动创新,政策运用精准高效。税务部门主动作为,将“资产买卖”转化为“租赁”成本列支,精准组合适用政策,首创“成本缓冲模式”,为企业提供合法合规、成本最低的转型路径。二是监管模式实施穿透,关联风险精准防控。将监管焦点锚定新老主体间租赁交易,重点审核定价是否符合独立原则,确保关联交易公允,既防范了税收风险,又保障了国家税款安全。三是全周期管理平稳过渡,新旧衔接顺畅有序。税务部门对企业转换实施“过渡期、经营期、退出期”全周期辅导与监控,指导老企业规范开票、有序退出,确保新企业业务衔接顺畅、纳税遵从度高。
三、成效显著突出,机制推广具备新价值
一是企业案例转型成功,经营成效立竿见影。以鸡西某煤矿矿井为例,转型后新公司当月即取得合规成本发票近950万元,资源税税负下降50%,利润回归正常水平,“产洗销”一体化整合完成,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二是量化成果十分突出,企业减负效果显著。机制为该企业直接避免了一次性资产交易产生的1200余万元增值税及相应所得税,节省了第三方评估费用,减负成果实实在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三是适用场景广泛多样,推广复制性强可鉴。该机制设计科学合理,不仅适用于煤矿企业,也为国企改制、资源型企业权属分离、物流建筑行业“挂靠经营”车辆资产剥离等同类问题提供了普适性解决方案,具备极强的推广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