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9日电(记者 史轶夫)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开展以来,伊春市从机制建立、产品供给、宣传营销、服务提升、监管优化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夏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全省夏季旅游的重要增长极。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百日行动”高效推进,伊春市建立“1+8+N”工作体系(1个领导小组、8个工作专班、N个责任单位),实行“市委书记周调度、分管副市长日调度、专班负责人随时调度”的三级调度机制。建立重点舆情和涉旅问题工作台账,实行“发现问题-交办整改-销号复核”闭环管理,累计调度解决各类问题127个,为旅游工作高效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创新实施“沉浸式”监督机制,组织60余名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以普通游客身份跟团“走流程”,通过亲身体验查摆服务问题37个并全部整改到位,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丰富产品供给,打造核心吸引力。一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7月20日以来,先后举办红松文化季开幕式、桦树汁啤酒电音狂欢季、森林音乐节等17项精品文体旅活动,邀请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韩国伊玛爱思特里声乐团、哈师大音乐学院演出团队、哈尔滨芭蕾舞团等知名院团来伊演出,累计观演游客超过40万人次,极大丰富了游客文化体验。二是森林康养品牌凸显。今夏我市4家森林基地获评国际森林医学会颁发的“国际森林浴基地”称号,森林浴成为我市夏季旅游的“金字招牌”。联合省卫健委专家设计推出森林疗愈、呼吸、睡眠、体重管理四大“森林处方”产品,相关体验线路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举办“中医药康养夜市”、中药茶饮品尝、义诊等活动,线上开设“森林康养微课堂”,开拓沉浸式健康体验新渠道。三是特色产品持续丰富。开发“林都印象”系列文创产品,推出“森系”主题民宿、树屋酒店等特色住宿产品,建设森林美食街区,丰富夜间旅游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优化服务保障,提升游客体验。一是完善服务网络。构建“都伊你”宠客服务体系,设立50个联盟服务点、75处“游客小驿站”、31个景区游客服务台,协调开放1121个机关单位停车位及181处公共卫生间24小时供游客使用。优化“一部手机游伊春”小程序,依托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与虚拟数字人技术,为游客提供智能咨询、行程规划等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超50万人次。二是强化权益保障。升级“文旅局长亮身份”机制,公开各县(市)区文旅局长姓名及电话,搭建游客直接沟通桥梁;实施“1+5大护游”“涉旅投诉先行赔付”等机制,实时发布便民信息116条,增派2900余人次文旅服务官及志愿者,解决游客困难超4000次;增设12条“一站式”景区专线,提升游客出行便捷度。三是智慧服务升级。开发旅游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各景区客流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开通旅游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游客咨询和投诉,确保游客诉求及时响应。
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一是沉浸式监督整改。组织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联合开展“沉浸式”体验监督,领导干部以普通游客身份体验旅游全流程,共发现并整改服务问题37个,推动服务质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开展夏季旅游“你点我检”食品快检活动,在全市早夜市完成14轮批次食品抽检,抽检合格率100%;加强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监管,确保游客饮食安全。二是价格秩序规范。制发《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检查涉旅经营场所142家,出动执法人员305人次;全面启动住宿经营主体价格诚信承诺签订工作,实现全市酒店、民宿全覆盖,规范价格行为。三是消费环境优化。建立旅游消费维权快速处理机制,设立旅游消费维权服务站,快速处理游客投诉;加强旅游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创新宣传推广,持续引客入伊。一是全平台矩阵宣传。7月25日至8月12日,在中央、省级媒体、全市各级媒体平台共发布夏季旅游相关稿件3.07万篇,总浏览量达1.47亿次。“伊春红松林康养”“22度的伊春夏日”“伊春旅游攻略”等夏季旅游话题火爆出圈,短视频平台播放量增长超过6000万次。二是主流媒体聚焦。围绕宠客服务、森林康养等内容,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级媒体平台刊发《解锁新玩法 文旅更出圈》等稿件26篇,浏览量达450万+;在央视《天下财经》《环球新财讯》播出《黑龙江伊春“醉氧”之旅》;在央视中文国际推出《两山20周年:绿水青山在伊春》;在省台新闻联播播出《“宿”造乡村新图景》等重要新闻。三是精准客源开拓。开展“百家旅行社进伊春”活动,赴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客源市场进行推介,与多家外地旅行社签订“万人游伊春”合作协议9项,实现综合引客超20万人次。携程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12日,伊春在线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4.77%,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5.44%,到达人次增长率全省排名第一。
下一步伊春市将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围绕“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定位,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挖掘文旅融合新场景,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丰富游客消费体验。提前谋划秋季旅游市场,开发“五花山”观赏季旅游产品线路,再创客流新高峰,为龙江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伊春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