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8日电(张也何瑞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吐村驻村工作队以创新理念和务实行动,与高校深度合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新路径。他们以新媒体为媒介,以文化传承为内核,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正在书写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歌。

创新传播,打造乡村形象新窗口。工作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多维度展现乡村风貌。队员们化身“乡村代言人”,运用镜头语言生动呈现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系统讲述莽格吐村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真实记录村民身边的感人故事。这些传播活动不仅让外界直观感受到莽格吐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更成功构建了乡村振兴的“数字名片”,有效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地合作,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工作队高度重视校地合作,在过去的九个月中,先后为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师范专科院校等高校提供志愿者岗位12个,吸引了一批富有专业知识和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参与驻村工作。接待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设计与动画专业师生54人次,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实践创作等形式,让高校师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莽格吐村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工作队与高校合作开展农产品品牌与包装设计,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了智力帮扶与产业提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产业赋能,开创富民强村新局面。“群众盼发展,我们就得找路子!”吕鹏飞书记的这句话,道出了工作队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他们创新采用“直播+产业”模式,通过100余场直播活动,实现超100万次的传播量,成功帮助4万斤“莽格吐西瓜”远销外地。在镜头前,生动展示散养大鹅、绿色蔬菜、大地西瓜等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在镜头后,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塔堤饲养厂签订400只大鹅收购合同,带动15户村民增收。对接区级老年公寓,实现5000斤庭院蔬菜稳定供应,以多元举措让农特产品“走出去”,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创新传播塑“数字名片”、校地合作引智力活水、产业赋能促富民强村,莽格吐村驻村工作队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古老村落在此间焕发新生,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农民富足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