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3日电(白明昕何瑞轩)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不断强化党建赋能,注重在组织筑基、引智赋能、产业强链三个方面聚力,切实将党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在筑牢战斗堡垒、激活人才引擎、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力组织筑基,激发乡村振兴“先锋动能”。开展基层党建“百名书记强基助垒、千名党员先锋示范”项目。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基层党建项目215个。组织开展基层党建“百千工程”党员宣讲会,通过情景讲述等形式,展现全区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战线的奋斗风采。举办“兴农人”擂台赛,组织一批主动扎根乡村、具有丰富的农业经验的致富带头人分享先进做法。开展以“丰景映团结·同心话美好”为主题的丰收节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享丰收喜悦的同时,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注重搭建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党员、干部沉入网格、联系群众,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做好事实事816次。
聚力引智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多措并举搭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020年以来,通过实施“名校优生”“丰羽计划”等选聘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72人。依托选调生、公务员选聘计划引进123人,持续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结构。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良好发展态势。成立人才工作服务专班、推行“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2020年以来,走访慰问专家人才82人次,协调解决31项问题。同时,通过与齐齐哈尔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座谈交流,持续推动资源优势互补。截至目前,在科学育种、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已有8个项目正在推进,签订实习基地3个,共接待学生160人次。
聚力产业强链,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梅里斯区着眼赋能产业链发展,推动集体经济与特色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党建与产业融合路径。自2021年以来,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9亿元,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建立“大八旗洋葱”“盆栽苹果”“翠花酸菜”等6个“原字号”生态农产品品牌。2024年全区6个乡镇4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510余万元。探索“旅游+养殖”的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参观、游玩、采摘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呼店镇阿拉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研究谋划梅花鹿养殖项目,建成了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规模化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饲养规模达500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