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一证双线”新模式 助力绥芬河口岸运输效能再提升
2025年09月17日 16:3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7日电(田晓慧)近日,商务部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的《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本批黑龙江省自贸片区中唯一入选的案例。绥芬河自贸片区也是国内首个实行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的自贸试验区。

  “一证双线”新模式是针对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排队时间长、换装效率低、缺乏灵活性等痛点问题。绥芬河自贸片区立足市场主体需求与风险防控实际,创新实施“一张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特别行车许可证、两条境内运输路线”的管理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口岸跨境危险品运输效率和企业满意度,是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成果。

  在传统模式下,特别行车许可证只注明一条境内运输路线,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入境后只能到达一个目的地场站进行换装,多辆车辆集中入境时,受单一场站换装能力限制,易发生人车滞留,存在安全隐患。绥芬河自贸片区依托区域内有毗邻危险品场站的现实条件,经科学风险评估,协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原有路线基础上新增一条备选路线,允许企业根据业务量、服务效能等自主选择换装场站。

  绥芬河市交通局集疏运中心主任付金介绍,新模式下,车辆查验通关后,企业可根据换装价格、排队情况、服务质量等换装需求,自由选择目的地场站,最大限度节省了排队时间,多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同时进境时,可进行分流换装,能节省3-5小时,多场换装的良性竞争,还使得每吨换装费用由200元下降至150元,运营成本降低25%,推动经营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营造了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为确保安全底线,绥芬河同步完善应急预案、优化运输流程、多语种安全提示等措施,强化全过程监管。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管理,对违规行为实行记分乃至黑名单制度,实现“放得开、管得住”。

  绥芬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局局长张娣表示,片区获批六年来,累计形成273项制度创新成果,获评省级创新实践案例56项;获评省级复制推广典型案例31项,居全省三片区首位。未来,绥芬河自贸片区将继续以企业的期盼诉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工作,为全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绥芬河方案”。(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