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6日电(王帅鹏)9月16日上午,在哈牡高铁帽儿山区段,山雨裹挟着泥土涌向铁路通信基站,淤泥沉积,排水渠水位不断抬升。为了避免水流漫灌基站影响通信设备,通信工长杜业天带领工友开展截流引排工作,消除隐患。
杜业天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通信段阿城北通信车间工长,他和工友负责哈牡高铁沿线16座铁路通信基站的检修任务。地处山区,这些基站大多建在半山腰,每隔5公里一个,里面的通信设备能够为高铁调度和司机提供行车数据,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影响列车运行。
抵达山脚时,天空还飘着蒙蒙细雨。杜业天跳下车,看了一眼陡峭泥泞的山路,手一挥说道:“物资分开背,注意脚下安全!”
砖块、水泥、铁锹……这些在平地上背起来都吃力的物资,他们需要肩扛手提,沿着被雨水冲刷的松软光滑的山间小路,一步步挪上半山腰的基站小院。“基站建在这里,为的是信号覆盖好,就是路程不好走。”一位老师傅喘着粗气,抹了把脸上的水。
平均十五分钟的路程,他们走了近半个小时。到达基站时,山上的泥水正不断涌入基站院墙边的排水渠,渠内淤泥使水位上升已逼近渠边,一旦水位溢出,将漫灌进基站院内。
来不及休息,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铁锹挥舞,泥水飞溅。杜业天和工友下到齐膝深的水渠里,用铁锹铲,甚至用手掏,将堵塞的枯枝烂叶和石块淤泥清出渠外。汗水和雨水混杂在一起,浸透了衣服。
排水渠清理完毕,他们默契地组成一条人力传送带,将砖块一个个传递到点位。杜业天负责最关键的位置,他半蹲在泥水里,将砖块用水泥砂浆层层交错叠放、压实,确保挡水墙坚固。挡水墙一寸寸增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挡水墙牢牢守护在基站上方一侧,成功将山雨改道引离了基站。杜业天检查了一遍挡水墙和排水渠,确认万无一失,才松了口气。
下山的路依然泥泞,但大家的脚步却轻快了许多。来不及过多休整,他们还要赶往下一处基站进行巡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