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6日电(邢金龙)今年以来,同江市委编办在推动地方发展的进程中,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发挥机构编制工作关键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发展根基。乡镇(街道)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效能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江编办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推进乡镇(街道)履职清单建设,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传达上级要求、解答基层疑问。创新清单包联制,形成“市级领导牵头、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工作格局。为提升基层清单编制能力,不仅筹备了事项梳理“工具包”,还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参训,开展线下培训与答疑活动。经过精准系统梳理,全市乡镇(街道)平均梳理工作事项1800余项,再经归纳凝练,多方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的履职事项清单,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相关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得到上级通报表扬。
深化事业工作质效,提升公益服务水平。聚焦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以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深入推进事业单位运行管理。首先,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对职能相近、职责交叉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归并,共优化整合事业单位23家,避免资源浪费和职能重叠。其次,严格核定事业单位编制,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服务需求,科学核减编制,将收回的编制用于补充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为3所医院、5 所学校核增编制共计58名。此外,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职情况的动态监管,将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倒逼事业单位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更加凸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编制资源保障,助力重点领域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调整机构职能,优化编制配置。在机构设置方面,重新明确乡镇(街道)、社区管理委员会部门领导职数,将同江市政协委员联络服务中心升格,设立同江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中心,调整市网格化协调指挥中心隶属关系。在编制配置上,为满足审计、民政、农业等重点领域工作需要及人员招录调配,核增相应编制,并预留行政和事业编制用于招录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合理调整部分单位职能,如为特殊教育学校增加职能,调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职能,明确部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职能。通过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全市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