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大庆市肇州县:特色种植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5年09月14日 12:1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4日电(记者 史轶夫 )“玉米种植‘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去年亩产14个标准水1642斤,比传统种植最低增产400斤,按0.8毛/斤计算,农民每亩增收320元,成本增加150元/亩,净增加收入180元/亩以上。”大庆市肇州县肇州镇党委书记徐立本对记者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日,记者在肇州县了解到,该县近年来,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从特色农产品培育、“电商 + 合作社” 模式创新、种植技术升级三方面发力,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路。

  特色农产品:打造增收 “金名片”

  肇州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多元特色农产品,让 “土特产” 变身 “致富果”。肇州镇聚焦 “万宝香瓜”,组建党员助农先锋队,通过自媒体记录生长过程、举办采摘活动,以 “线上宣传 + 线下推介” 打响品牌,让香瓜成为村民增收 “金疙瘩”;二井镇黎明村大力发展小菇娘种植,推出专属 “菇娘贷”,每亩贷款额度达 1.2 万元,利率仅 3 厘多,解决种植户资金难题,推动特色作物规模扩张;丰乐镇生活村则深耕大鹅养殖,建成 3000 平方米孵化园,年孵化鹅雏 30 万只、出栏商品鹅 20 万羽,还引入 “大鹅养殖综合保险”,每只鹅养殖户仅需承担 0.6 元保费,为产业发展筑牢 “防护网”,特色养殖成增收新路径。

  电商 + 合作社:激活共富 “新引擎”

  肇州创新 “电商 + 合作社” 模式,推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二井镇繁荣村党支部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 90 户村民以 1600 余亩土地入股,采用 “保底收益 + 利润分红” 机制,年底 30% 利润用于分红,预计每亩增收 200 元,村集体年分红达 10 万元;源淞家庭农场亦借力合作社资源,拓宽绿色高产玉米销售渠道;永乐镇之平村合作社构建 “地即股” 机制,1492.3 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纯收益中村集体与村民各分 49%,2% 作为公益金代缴老人医保,还释放 50 余户劳动力就近务工,年增收 60 余万元;同时,各地合作社借力线上渠道,依托县域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实现 “抱团发展” 促增收。

  种植技术:筑牢丰产 “硬支撑”

  肇州以科技为笔,不断升级种植技术,为农业丰产保驾护航。全县大力推广 “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 技术,源淞家庭农场 900 亩玉米采用该模式,结合 “三减” 措施,亩产量提升 20-30%,亩节约机械成本 30-40 元;双发乡邀请专家团队开展 “田间课堂”,传授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农户根据苗情动态调整滴灌方案,450 亩马铃薯、千亩玉米示范基地效益显著;肇州县县农业农村局建设 145 亩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玉米品种对比示范,落实 5 大项 7 小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 110 万亩次,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优质。

  肇州县在特色农产品、‘电商 + 合作社’、种植技术的协同发力下,农业产业发展底气更足、活力更强。未来,肇州将持续深耕农业领域,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升级发展模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