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生活资讯
首页生活资讯
哈市道里区五一村: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振兴鲜活图景
2025年09月12日 13:4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2日电(记者 刘锡菊)秋日的晨光刚洒满田野,道里区新发镇五一村的万亩鱼塘已热闹得像“集市”——1200个钓位前坐满了拎着渔具的游客,有的忙着调饵料、甩鱼竿,有的刚拉起渔网,鲜活的鲫鱼、鲤鱼在网中蹦跳,引得周围人阵阵欢呼。这个坐拥190个鱼塘(每个约20亩)的村庄,如今不仅是市民周末垂钓的“网红地”,更是辐射东北三省的“鱼苗供给站”,在养鱼传统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碰撞中,绘就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五一村与“鱼”的缘分,要从40多年前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老一辈村民发现,村域内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沟渠纵横、水资源丰富,便试着挖塘养鱼、培育鱼苗。起初只是几户人家的“小打小闹”,靠着祖辈传下的养殖经验,在鱼塘里摸索着养草鱼、鲢鱼。没想到,五一村的水土格外“养”鱼,鱼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周边村镇的养殖户纷纷上门来买。就这样,“五一鱼苗”的名气慢慢传开,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养鱼队伍。

  如今,这份“鱼产业”早已不是当年的“小营生”。全村421户、1035口人中,89户村民专注渔业养殖与销售,从鱼苗培育到成鱼养殖,再到垂钓休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走进村民修孝明家的育苗鱼池,五个鱼池混养着7种不同规格的鱼苗,小鱼苗在清澈的水体中欢快游动。“以前育苗靠天吃饭,现在靠科技!”修孝明指着棚里的智控增氧机、水温监测仪说,村里引入了科学养殖技术,不仅建起标准化育苗池,还邀请水产专家定期指导,鱼苗品质大幅提升。如今,五一村的鱼苗不仅覆盖黑龙江全省,还远销吉林长春、辽宁沈阳等东北兄弟省份,每年光是鱼苗销售就能带来近千万元收入,加上成鱼捕捞、垂钓经营,全村渔业年收入超3000万元,年水产总产量达245万公斤。“我家的鱼苗发往沈阳,客户提前三个月就下单,根本不愁卖!”修孝明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渔业旺了,村民的日子也跟着“活”了起来。为了让“养鱼村”变身“宜居村”,五一村借着“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下足了“绣花功夫”:15条总长4.9公里、总面积17150平方米的沥青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小道,村民开车、游客步行都格外顺畅;5000米崭新的院墙整齐排列,30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的村庄,村民饭后散步再也不用摸黑;150个旱厕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标准化卫生厕所,村容村貌彻底告别“脏乱差”;1000平方米的墙体彩绘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渔民撒网、鱼儿跃塘、乡村美景等图案栩栩如生,既展现了五一村的渔业文化,又增添了村庄的艺术气息。此外,村里还整治了5公里长的边沟,种植了垂柳、丁香等绿植,如今的五一村,走在路上满眼是绿,推开家门就是景,不少村民笑着说:“现在村里比城里还舒服,住得踏实又舒心!”(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