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1日电(曹鼎昀 )9月11日8时,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车辆段哈尔滨检修车间,随着钩缓组车辆钳工孙晓辉按下操控台上的按钮,六轴机械手稳稳将钩尾框举在半空,随后将其轻轻放置在车钩组装台位上,在车钩组装机的精准调控之下,检修合格的钩头、钩尾框、缓冲器被一一组合起来,仅仅一上午,孙晓辉就能完成50套车钩的组装工作。
暑运结束后,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各型货物车进入休整阶段,为接下来的运输任务养精蓄锐。作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最大的铁路货车检修基地,哈尔滨车辆段担负着各型铁路货车的检修任务,每天从这里走上铁道线的货车达到70辆。
在一辆辆货车之间,车钩就像货车的“双手”,在漫漫征途中,它们“十指相扣”,让列车如“钢铁巨龙”一般奔腾向前。哈尔滨检修车间钩缓组每天需要完成98套各型货车车钩的检修任务。
近年来,哈尔滨车辆段引进了车钩检修流水线,配备了六轴机械手、桁吊机械手等先进工装设备,采用钩舌、钩尾框、缓冲器等多部件同时分别检修的流水作业模式,可高效实现从车钩分解、检测到组装的全套车钩检修作业,所需作业人员也从原来的36人下降到现在的25人。
“我们的车钩配件非常重,过去没改造的时候,很多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灰尘特别大,现在很多工序只需要按一下电钮,设备自己就把活干好了,一点不用我操心。”孙晓辉已经在班组工作了10年,作为现代化车辆段变化的见证者,他亲历了工作环境从过去的尘土飞扬,到今天的现代化布局。过去,他所在的车钩组装工位需要3人协同完成配件的吊运、选配、组装作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和工友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钩缓间改造后,孙晓辉通过操纵台控制桁吊机械手、车钩组装机等智能设备,只需1人就可以完成过去3人的工作量,在安全系数提高的同时,也极大缩短了作业时间。
与孙晓辉经历相同的还有车辆钳工刘洪敏,作为一名女职工,刘洪敏负责配件的浸漆工序。这道工序过去采用喷漆作业方式,由两名男职工操作。如今,工序改良后,刘洪敏通过操纵台指挥着六轴机械手、烘干机以及一台天车,只需一人就能完成过去2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我也能四两拨千斤了!”刘洪敏说。(完)